10年前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10年后以特首身份主持“香港特区10周年成就展”揭幕。曾荫权坦言,香港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一样的领导,目前他是最理想的人选。
“特区1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揭幕,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委员唐家璇、中央统战部长刘延东、港澳办主任廖晖、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出席。
曾荫权致辞说:“10年来,香港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和‘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经过港人10年的努力,加上国家一日千里的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为香港带来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他强调,“香港会继续积极配合内地‘走出去’的政策,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融资,在香港设点,并利用香港的专业服务,走向世界”。他承认,回归10年来,香港走过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面对不同的挑战。他说,港人在克服困难后,变得更坚强,更重视社会和谐,更著力经济发展。
曾荫权虽然人在北京,但他的新书《我会做好呢(这)份工》则在香港公开发售。曾荫权将在特首选举时发表的博客结集成书。在新书序言中,曾荫权写道,香港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一样的领导。目前经济好转,港人追求稳定的同时,期望推动政治改革,他是最理想的人选。“但5年或10年后,香港未必需要多年公务经验的领导,到时的特首会有不同面貌。”他又说,2年前当上香港特首,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他的意料之外。
曾荫权称,过去10年,香港与中国内地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每天与内地紧密接触、交流和合作。他说,香港关心内地的发展,为中国的种种成就感到骄傲,并对身为中国的一份子感到自豪。
虽然曾荫权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但信息机构TNS的调查发现,八成受访港人认为,回归以来香港空气质素变得更差;近半数人认为,香港的教育质素、食物安全及公共医疗服务倒退。另外,44%受访港人对未来10年香港经济表现乐观,感到悲观的则有23%。至于“一国两制”与台湾的问题,52%港人认为“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33%认为不适用;台湾方面,有53%认为不适合和55%表示不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