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中国前驻日本大使杨振亚先生于2007年初推出了《出使东瀛》一书。作为“见证历史:共和国大使讲述”丛书的首辑入选书目,该书回顾了杨振亚个人的外交生涯,以及中日关系在上个世纪8、90年代交替之际面临的转折、克服的困难,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说服力。2007年恰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又处于中日政治关系走出历史谷底的新的转换期,杨振亚大使的回忆录见证实录了两国许多前辈友人为实现中日友好发挥的智慧、付出的努力,对改善当前的中日关系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1988年6月-1993年3月,杨振亚出任第五代中国驻日大使,经历了动荡和波澜的5年。1989年“六四”事件后,日本与西方国家一起实施对华制裁,中日关系出现困难,杨振亚及中国驻日大使馆积极工作、多方沟通,争取日方率先取消对华制裁,推动海部俊树首相访华,使中日关系恢复正常,成为中国打破西方外交制裁整体战略中的重要突破口。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杨振亚又积极协调,推动实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日和日本天皇访华这样重要的交流行程——这也是中日2000年交往史上日本天皇首次访华。杨振亚在《出使东瀛》一书中,“主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力求实事求是地反映当时中日关系的实际状况,包括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得到解决的”,为中日两国如何处理关系提供了经典案例和历史佐证。
杨振亚1928年生于大连,50年代初参加共青团工作,年轻时就从事对日工作。1973年,杨振亚奉调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在中日邦交恢复后成为中国对日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中日关系的重要参与人。1993年离任驻日大使后,杨振亚曾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2002年11月,日本政府授予他勋一等瑞宝章,表彰他为中日友好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出使东瀛》一书中,杨振亚记述了竹下登首相与李鹏总理的互访;“六四”之后国际风云突变,中国打破制裁的努力;大使馆处理突发性劫机案,成功阻止李登辉访日图谋;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时江泽民总书记与日本天皇互访;日中文化友好的众多场面和细节,还有身为大使在日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该书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又逢当前中日关系逐渐好转的良好时机,在中日交流领域和图书市场都受到好评。杨振亚认为:中日关系的演变,再次告诉人们,中国和日本这两个重要邻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只能友好相处,互利共赢,决不能对抗决裂,重走老路。他希望读者能从中日关系的变化对比中得出一些思考,探讨有关中日关系问题。
杨振亚大使从对日工作第一线退下来后,一直积极参与中日交流,也对在日华侨华人社会动态保持关注。杨振亚长年阅读《中文导报》,一直寄望《中文导报》能办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