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在日华人的收入与资产看在日华人向中流社会挺进
在这次调查有关收入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回答收入为600万日元以上的答卷最多,共有40.6%,其中收入在600-799万日元的为22%;800-999万的为6.5%;1000万以上的为12.1%。而从在日华人的个人资产上看,持有1000万日元以上资产的华人不在少数,在全体答卷中所占比例为38.3%,和资产在500万以下的回答者几乎相同。从资产形式上看,在日华人仍然持续着中国人的传统,最喜欢存现金,约有83.5%的人的资产是现金存款,28.2%的人是有价证券,20%的人是不动产。从在日华人的收入和资产上看,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在日华人正在向日本社会的中流阶层挺进。
二、从在日华人的消费倾向上看在日华人挺进中流的倾向
在日本社会,一提起“华侨”,日本人就马上会和“有钱人”联系起来。确实,老华侨在日本都比较成功,而在最近20年来,新华人渐渐在人数上成为在日华人的主体,他们在理财上并不比老华侨们逊色,而且他们所从事的事业范围广阔,从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到灵活多变的贸易公司应有尽有,而且他们往往“会挣钱也会花钱”,消费热情很高。
从被日本人称为“一生只有一次的巨大购物”——买房来看,可以看出在日华人旺盛的消费倾向。在这次调查中,回答已经购房的人高达46%,而房价在2000万日元以上的购房者所占比例最多,达63.6%。其中2000-5000万日元的为54%;5000万-8000万日元的为5.8%;8000万日元以上的为3.8%。而且和日本人不同,在日华人体现了一种“分期付款短期化”的倾向,不像日本人那么动辄付个30多年。从分期付款的年限来看,时间在20年以下的占43.15%,而在付分期付款的头金数目时,竟有21.7%的在日华人没有进行“ 分期付款”,而是一次付齐。
最近,有一批在日华人,在购房上呈现出大胆享受生活,向高水平的住房标准挑战的趋势。有一名在日华人在东京极其昂贵的地段南青山买了一套公寓,价格为8000万,其豪华程度像5星级宾馆一样。
在日华人亦夫先生的妻子在日长期工作,他也来日定居,他在东京葛饰区购置了一幢4000万日元的一户建住宅,当记者问他是否会担心还不上所借贷款时,亦夫先生说:“用贷款买房就是预支自己的劳动,不要有还不上的顾虑。用贷款买了自己满意的房子,就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有自信,年轻人就要有这种自信。”
而从仅次于房产的汽车的消费程度上看,在日华人也体现出了相当高的消费水平,已经买了汽车的高达64%。而在准备买车的回答者中,有27.3%准备在一年之内买车;40.9%准备在二年以内买车,31.8%的人准备在三年内买车。而从已买车者来看,购买新车的人高达57.3%,而且有66%的回答者已取得了驾驶执照。
从其它的消费生活看,在日华人的消费水平也是不低的。如在回答有关旅游的答卷中,有近64%的回答者每年都进行一次以上的国际旅行,其中一次的为36.9%;2次的为15.6%;多次的为11%。其消费水准在20万日元以上的也多达57.7%,而在日本国内踊跃参加旅行的人数更多,有近89%的回答者每年都在日本国内进行一次以上的旅行,其中每年进行多次旅行的人也高达25.8%。
日本是一个名牌产品的天堂,世界各国及日本自己的名牌产品在日本的各种商店里琳琅满目,争奇斗艳,而在日华人族群,也是名牌商品的积极的消费者,在这次答卷中,回答比较频繁地消费名牌产品者达51.1%,不消费名牌产品的为26.6%。
据城南质屋协同组合的田名网芳美先生向记者透露,每年他们主办的典当名牌的大型销售会都有不少中国人前去购买名牌,华人对名牌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由城南质屋协同组合主办的典当名牌的大型销售会已经持续了30年,举办了47场,主要集中贩卖金银首饰、名牌手表、服饰皮货等贵重典当商品,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信用性。田名网芳美先生称,从5年前开始,销售会上渐渐出现了外国人的身影,其中以亚洲系的外国人居多。今年春季的销售会上有1/3的客人是外国人,其中有不少中国人。据了解,中国人大多结伴而行,出手阔绰,有时候一买就是一堆,支付的都是现金。田名网先生还称,西方人在会场上比较喜欢皮毛大衣,而中国人比较喜欢名牌手表,背包,以及金银首饰,一下子买几个路易.威登的皮包的人在中国人中大有人在。
三、从文化教育上看在日华人的中流意识
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中文导报》的读者。而《中文导报》的读者,主要是已经走向了社会,生活趋于稳定的阶层,但是这些人仍然非常注意提高自身教养的自我再教育活动。在这次的回答者中,有38.8%的人在进行自我提高,其中有46%的人在努力学习外语;33%的人准备考各种资格,更有37%的人并不是为了生存所需要的非常现实的目的,而纯粹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情趣而进行学习和提高的。
目前不少华人主妇注重自身修养,学习插花、茶道等艺术,开始进入了人生第二次教育期。
华人主妇走过了从打工挣钱糊口,到在家育儿的过程,现在不少华人主妇也愈来愈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开始去学日本插花、茶道、香道等艺术。插花、茶道,在以前主妇眼里是一种学了也没用的东西,但现在不少主妇认为学习这些艺术可以陶治自己的情操和修养,为自己在日本社会的社交提供帮助,据了解,不少主妇已取得了日本公认的证书。
家住?斡竦闹S裣憧枷铝瞬寤?级,已具有插花教学资格。她说刚来日本的时候,她也是只知道赚钱打工,可突然有一天醒过来了,她想我这一生不可以就这样过了,应该有“生活”的意识,于是她走进了油画教室和插花教室。她说:“像我们这种年龄,学习已经不是仅为了一张文凭,而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所以学习对我们来说是另一种丰富的生活。”
主妇进入教室的心情是轻松的,第二教育期对她们来说是一种生活内容的丰富与补充。
来自上海的胡小姐在日本学习香道,她说她初次接触香道是跟着丈夫上司的夫人去香道教室玩。“当时一下子就被香道这门高深的艺术吸引住了,决定也和那位夫人一样进入香道教室学习。”一开始时,胡小姐还认为香道这门艺术太高深,而自己又是外国人,学香道有些勉为其难,但入门之后,她觉得自己已经迷上了这一日本传统文化。现在只要一走进胡小姐的家里,就会感觉香气袭人。她说她每天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天气的变化选择香料,以缓解生活压力以及调节情绪。
在日华人不仅对自身的教育和提高十分重视,同时对子女教育也非常重视。在这次答卷中,有79%的在日华人认为有必要让自己的子女到私塾和私立学校深造。
从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日华人是一个既力图融入日本社会又念念不忘中华文化的族群。在回答是否订阅日本报纸这个问题时,有高达61%的人回答正在订阅日文报纸,同时有64%的人订阅了中文报纸,还有高达43.3%的人回答他们在收看中文电视节目。
对于孩子的母语教育,在日华人也是非常重视的。有59.1%的回答者回答,他们的孩子正在学习中文,而且其中有60%的回答者的孩子是由家长进行中文教育的,还有23%的回答者的孩子在中文学校学习,14.6%的孩子通过电视讲座学习中文。
在答卷中,回答者们也透露了不能让孩子充分学习母语的一些苦恼,有56%回答者认为在日语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没有社会性的积极配合,难以培养出孩子对母语的兴趣,同时,缺少中文学校,缺少中文教师,也使许多工作忙的家长“投师无门”,为孩子难以接受较完备的母语教育而苦恼。
四、数字证明在日华人族群有能力挺进日本中流社会
从日本法务省等部门提供的各种数字来看,在日华人在经济上也完全有能力逐步地挺进中流社会。根据日本法务省10月31日出版的2003年《出入国管理──新时代的出入国管理行政的对应》一书,现在的在日中国人已达到了424282人。而在近5年中,中国人在教授、艺术、研究、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企业内转勤、技能等十几种高级职业中,都在人数上占首位,从事这些职业,可以获得和日本人同等或高于日本人收入,这些人约为5万人左右。而永住的中国人除一些特殊情况外,都是在经济上有一定实力的人,起码是没有经济来源之忧的人,中国人的永住者数,在全体在日外国人之中又占首位,达70,599人。最近12年来加入日本国籍的中国人,已达50,000多人,而加入日本国籍除一些特殊情况外,也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切实纳税的人。如再加上定住者和在日从事较高级职业的中国人家属等,可以说,有近一半的在日华人正在日本过着中流或中流以上的生活,而随着中国人在日本定居化倾向的不断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挺进中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