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该报告列举了生存危机最严重的十条大河,包括亚洲的长江、萨尔温江或怒江、印度河、恒河,以及湄公河或澜沧江。其它5条列入十大濒危河流的是:拉丁美洲的格兰德河/布拉沃河和拉普拉塔河、欧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或维多利亚河,以及澳大利亚的默里达林河。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最长的177条江河中,只有21条能够畅通无阻地从源头流向大海,其它都因水坝和人类其它建筑工程而导致水流发生非自然的改变,进而摧毁了洄游鱼类的栖息地。
报告把过度抽取水源、建造水坝和气候变化列为全球江河所面对的最广泛威胁,而生物种类的入侵和污染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其中中国的长江流域由于工业化发展、建造水坝和转换土地用途所带来的大量沉淀物,令其成为世界最污染的河流之一;湄公河面对的最大威胁则是过度捕捞;而基础建设工程危害到萨尔温江、拉普拉塔河和多瑙河流域。
此外,许多政府把水电视为“清洁”能源,但大量水电站的出现却使许多鱼类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报告透露,全球1万种淡水物种的1/5已经灭绝或濒临绝迹。报告称,如果这些现象不加以遏止,这些河流中的上千种鱼类都将面临物种灭绝危机,淡水资源也将变得更加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