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中出头,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尤其如此。要有完整的学历、要有充沛的人脉关系、要有高人提携、要有基本的官场能力,然后,同样重要的,要有很好的运气。
张春贤、周强这回碰到了坏运气,在今秋“十七大”人事大变动前夕,在海内外媒体群集北京参加“两会”,并愁著没有好新闻发的同时,湖南永州市珠山镇却发生了一起“群众性事态”。
海外媒体已习惯中国官方将“暴动”、“骚乱”等社会动乱转称为较中性的“群体性事件”。如今,基于对张春贤、周强两人官场前途的关照,一场原可称为“事件”的骚乱,被“新华社”定调为“事态”。
“事态”和“事件”有什么不同?大陆学者在讨论“群体性事件”时指出,“事态”是一种症状较为轻微的情势,而如果“事态”未经良好处理,最终才会演变成“事件”。“新华社”对张春贤、周强两人的关照可见一斑。
得到“新华社”关照的,并不只是张春贤和周强。就在同时,辽宁抚顺于10日晚间发生一起重大的矿灾,至少造成22人死亡、7人失踪,大陆媒体惟“新华社”发了电讯稿,对灾情交代含混,但对善后工作的“紧张而有序”却大力表扬。这次的受惠者,是现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第五代接班“头马”李克强。
李克强和周强两人都是血统纯正的“团派”。李克强在1993至1998年间担任共青团第一书记,接著是周强在1998至2006年担任共青团第一书记。至于现年54岁的张春贤,在担任交通部长之后于2005年被调往湖南历练,前途也不可小觑。
如果李克强、周强、张春贤等三人的坏运气,通过“新华社”的鬼斧神工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那么,另一个更诡异的事例,是中国艾滋病活动家高耀洁医生的赴美领奖事件。
河南是中国大陆艾滋病的重灾区,而其起因,则是1990年代当地政府大力推广的卖血、大搞血制品产业。
那么,究竟谁造成了河南的艾滋病泛滥?谁阻止高耀洁到美国领奖,最后还要希拉里写信给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告御状才得放行?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指向何人,但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他在1990年至1998年长达九年的官期都在河南,从河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一路干到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最少负有一定的政治责任。
越接近“十七大”,中共官场类似“坏事变好事”、“大事变小事”或甚至“大事变无事”的事例,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