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 翔
春晚不好看,但是年年看。不是说你,是说我自己。早就不指望春晚好看,另外,你干嘛要求一台联欢会好看呢?用电视的形式播放联欢会,怎么可能好看?时代不同了,早就不是80年代连电视剧都没两部,一过年拿著粮票,肉票去领过年菜饭的时候,要求联欢会在电视上精彩纷呈的唯一方法是,一年不看报纸,不开电视,不浏览网页,另外更别上街。你能做到的话,春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保证。
说为什么不好看,你还年年看?这问题就太弱智了。没事儿干呗。哪天中央电视台自己把自己憋死了,不办联欢会了,我也就不看了。哪天年三十晚上我有其他的事情,我就不看了。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老看见有人很愤世嫉俗地说,我都多少年不看春节联欢会了,我年三十晚上去干这个、干那个。看到这种评论总是想笑,大过年的,和一台联欢会较劲儿,不累么?难道不看春节联欢会也值得上来说一句,也太把春晚当回事儿了。难怪央视那些奇形怪状的主持人年年不变样儿的上来恶心人,还有N多厂商掏出大钱来买广告。我看这种誓死不看春晚的壮烈宣言本身就是春晚存在的理由。
“联欢会”这词儿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反正“联欢”这两字儿放一起挺奇怪的,有点生拉硬拽的味道。联合在一起欢一下,听起来有点悲壮。精神文明建设这么失败么?平时没乐子,年底凑一起乐,大红大绿,秧歌锣鼓,然后用镜头传到千家万户让全国人民也跟著一块儿乐。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至于在21世纪还这么有中国特色吧。你要把春晚的功能还定位在这种境界,这辈子也别想在年三十乐起来。央视总得吃饭过日子,年三十晚上也靠它卖广告,这是工作。作为海外的观众,我非常谅解这点,尽管我没拍电报过去祝贺祖国人民新年快乐(当然,我拍电报过去,祖国人民也快乐和振奋不起来,这是另外的话题)。个人觉得央视是走在观众前面的,我看大部分中国观众心里还没放下春晚,而央视已经放下了。我看春晚是笑的,干嘛不笑?大过年的不笑白不笑。当然,实在笑不出来的我也不强迫自己笑,毕竟不是在现场,有导演在指挥鼓掌和欢歌笑语。想想现场台下那些辛苦的观众,我觉得自己相当的幸福,真的是在轻轻松松地过年,没理由不笑。唯一遗憾是小品能让人笑的时候越来越少。
我是那种非常能容忍低级趣味的人,因为自己本来就是低级趣味里面的一份子,可惜春晚的小品过早地脱离了低级趣味,甩开我这样的人绝尘而去。春晚的小品现在的特点是太庄重、太歌剧、太莎士比亚、太费家罗婚礼。明星还是那些人,就是台词一年比一年严肃。我觉得他们不是上来逗大家乐的,而是上来演《雷雨》的。特写镜头上来,每位都是一头大汗,台词念得非常戏剧,有点《无极》的味道。有人说想不通为什么号称一层层的筛选,只筛出些这种小品外加相声。我觉得有这种疑问的朋友非常不了解中国。难道他们一层层、一次次的筛选不就是为了筛选出这些小品和相声么?这个道理我在很多年前豁然开朗后,就再没有困惑过。现在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众口难调”并不是藉口,十几亿人的众口确实不容易调,我或者可能是你,仅仅是被调出合口范围之外的一份子罢了。我对此没有抱怨,只有些许的遗憾。但是偶尔看到镜头转到台下领导时,他们看节目时候脸上浮现出的似笑非笑、皮笑肉不笑的其实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平易近人的开怀大笑的表情后,心中才感觉安慰。“众口难调”总还是会调给一些人的。
小品不能看,就转向歌曲,那就大错特错了。歌,在费翔张明敏时代达到高潮后,只有王菲的《相约九八》略微反弹一下。其他的从来都不能看。春晚歌曲的作用就和穿插节目之中的数不清的主持人一样,露一脸只是为了把该上的上一下,观众要有期待肯定要失望。上来唱歌的每位都好像急著上厕所一样,前奏一起,赶快把三小节念完,然后转头就走。据说有些演员因为不满春晚这种安排,拒绝上春晚,也算一种个性吧。对这些我也没什么意见。其实谁不想早点回家过年呢,将心比心吧。央视这种地方,你不要对它抱有幻想,它不会尊重演员、尊重艺术,它连自己都不尊重。那几位主持人年复一年在春晚上唧唧歪歪,我觉得他们自己比观众还难受。这也是饭碗和工作,如果你忘记他们那些N多位数的年薪的话,你就和我一样能平静地接受这些。
反过来,春晚现在能有期待的倒是变成舞蹈和杂技了。去年的《千手观音》应该还记忆犹新,今年的武术表演真的非常酷。在经过我非常严谨的思考后明白一个道理,避开“众口难调”的唯一方法就是根本不开口。中国人的欢乐要从央视传播出来的话,只能靠形体了。就这点,我也不能责备央视,既然选择看中国的电视台,你就得准备好接受一些既定好的快乐准则。叫你乐你就乐,不叫你乐你就别乐。春晚的作用在于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和谐地度过了一年,而不是为了给你的年夜饭添油加醋的。请记住这点。
当然,即使是这么宽容,我依然会被恶心到。这是春晚的功力不凡的地方。在年三十晚的某一个钟点,导演们、策划们把一群民工的孩子找上舞台做诗朗诵。那诗的内容真让人难受。为什么这些可怜的孩子已经很可怜了,还要被拉上舞台把自己的伤疤揭给大家看,满足一下最不值钱的爱心泛滥瘾。春晚什么时候能忘记这些弱势群体,忘记社会底层,多关怀一下领导?像去年出现的“领导工资2000、存款2000万”这么群众喜闻乐见的台词多来点多好。
最后要说的是一个普遍的质疑,说:对春晚不满,你要是导演能办得更好么?作为对春晚没不满的我,要为对春晚充满不满的人辩护一下。理由不用那句,球迷未必要会踢球来搪塞。这太恶俗。我想说,我要是做导演的话,至少会取消念贺年电报。那么多广告还不够,还要替没来得及上广告的赞助商们发贺年电报?赚钱也赚得太过分了!同意我做导演的请举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