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称谓问题和语言的使用
日期: 07年02月4期

万景路

 

最近日本厚生大臣柳泽老头有点烦,自从前阵子此老在一次演讲中一不留神把女人说成了是“生育机器”后,一时间,有若万炮齐轰,把老头轰的是直发懵,至今尚沐浴在野党及国民大众的“夏娃”(日语,意:淋浴)里难以洗净自身污垢。其实,日本政治家在内政、外交等方面有意无意的失言历来就是多多,绝非柳泽一个,而下场也大都是以灰溜溜的辞职而收场,由此一斑可见,日本人在对语言的使用要求方面还是有著“文责自负”之风的。

联想到前两年日本厚生省曾召开的一次专门研讨会,讨论内容是“痴呆症”的名称问题,缘由嘛,据说是由统计得出,日本半数以上的国民认为“痴呆”一词,含有对人的“轻蔑”之意。为此,厚生省提出了六个新的名称徵求有识者意见,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用“认知症”来取代“痴呆症”,这也就是今天“认知症”病称的由来,这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成是日本政府从谏如流的一个佐证吧。旅日华人大都有去日本的“职业安定所”和市、区役所的经验,我们知道,日本的“职业安定所”就是国内的“工作介绍处”。从语义上对比两个称呼,我们不难看出,“工作介绍处”用词生硬,有一种被强调了“你没工作”的语义在内,而日本的“职业安定所”却是在强调“安定”二字,语义里显而易见含有安慰、使人放心的善意在内。“市役所、区役所”也就是我们的“市、区政府”,日本政府用一个“役”字,让草民们立时有了一种主从倒置的挺胸腆肚的主人感觉,立时有了可以大步正步地踏入政府办公大厅的理直气壮的气势,因为是一个“役”字给了人们这种可以“昂首”的自豪感,盖因,“役”者,乃含有“供驱使、使役之”等含义在内也。而在中国,只要是“政府”二字一现,那就是巍峨庄严的象徵,小民登堂,那是“北”都找不著的,遑论什么“使役之”了。

由以上例子可见,在日本,与把“痴呆症”改为“认知症”显然不是出于医学的考虑一样,“市、区役所”、“职业安定所”的定名,显然也不是出于政府机构使用方便的考虑,而更多的是出于对伦理、人性诸方面的考量后而选择的名称,这一切都只能说明,日本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小心翼翼的维护著“人”的尊严。很明显,今天,柳泽老头由于口无遮拦胡说八道而遭万炮齐轰也就只能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了。

而在汉字发源地的中国,情况又是如何呢?可以说,明显含有贬义的尚被人们广泛使用著的称谓可谓比比皆是,比如“打工仔”三字,就颇值得商榷。“打工仔”三字由广东传来,“打工”,通常是指做短工、零工等,毋庸置疑,它突出的是“工作的不稳定性”,而这正是民工们最大的一块心病。“仔”是广东一带的方言,通指年轻的小夥子,是相对于年长者而言的。在人前被称作“仔”,难免有被看轻的感觉,而“打工仔”的深层含义应该就是“拥有不稳定的下层工作的年轻人”吧,这让被如此称呼的这样一个族群听到对自己的如此“认证”,心情当然不会舒畅。今年的春运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据中央台报道,第一列被命名为“民工专列”的满载著为奥运场馆工作的农民兄弟的列车已经驶出北京了,不过,这“民工专列”听著怎么都觉生硬,好像是政府在施舍性地为农民们办著一件好事,用词难掩轻蔑之意,难道就不能称之为“城市支援者专列”或乾脆就叫做“奥运建设者专列”吗?

还拿中日政府办公机构来说说事儿,在日本的“职业安定所”里,有专门为残疾人安排工作的部门,叫做“心身障害者相谈处”,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国内虽然还很少有这种专门的机构,但是民政部门有专门负责退伍、残疾军人的安置办公室,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凭“退伍军人证”和“残废军人证”去民政部门办理退役安置问题,但无论是“退伍”还是“残废”都无疑是刺激当事人身心的词语,都已明显跟不上讲求人性、和谐的现代社会的用词潮流了。我们期待著随著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残疾”二字能更快地取代“残废”二字以为人们广泛使用,以使这个用于特定族群的用词,闪烁出人性的光辉。

普通人使用已经被使用著的含有贬义的称谓如果说尚属无奈的话,拥有向大众传播文化信息的传媒为了追求“醒目”、“吸人眼球”而创造性地使用某些称谓、词语,则是不能令人容忍的,比如,去年由于广州酷热,致使有人不幸中暑身亡,而广州某报竟以“广州‘酷毙’二十馀人”为标题来哗众取宠。偶看某报,被“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题目吸引住,原以为是某骑车人买彩券中了头彩后兴奋过度而亡,谁知,读过才知,却是某骑车人被汽车撞中头部而亡的报道,如此惨烈的消息,却被我们的所谓的文化人“妙笔生花”地形容至此,其冷漠、冷血的程度,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其实,说穿了,称谓与语言的使用问题,还是一个情感态度问题,人际交往的关键还是要有一颗平等、善良之心。泱泱中华文化大国,我们虽无需像日本那样使用令人生厌的繁复的敬语,但如果在汉字的遣词造句上输于日本,那就等于承认我们汉字之邦在汉字使用上已经“自残”不如日本了。相信这不是我们使用汉字的族群愿意看到的现象,为使汉语言在称谓和使用上更加精确化、人性化,愿使用中国语的诸君共勉。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3455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