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县)欧阳蔚怡
从留学读书到就职工作,随著我们自身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改变,生活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地发生著变化,加上我们对日本社会熟悉程度的增加,许多过去经常光顾的场所渐渐远离现在的生活。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年,只有一个场所一直让我们不改初衷,厮守不舍,那就是住地附近的图书馆。
当年只身来日本留学,除了学业和工作之外,还必须努力了解和适应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刚来日本不久,偶然中得知附近有个图书馆,休息日随意的一次造访,在那里看到了过去在国内不曾想像的种类繁多的藏书,我发现了可以解答眼下生活中种种困惑的金钥匙,也发现了一个乐趣无穷的歇息场所。
公立图书馆不同于大学图书馆,在这里既可以读到厚重的历史卷宗,也可以翻阅流行前沿的轻松杂志;有琳琅满目的生活百科,也有先端技术产品的应用指南。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儿,还是历尽沧桑的老人,无论是已经驾驭人生的壮年还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喜爱的读物。
因为我们在异国他乡很难有机会适时得到长辈的教诲或挚友的告诫,而又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我们缺少同龄人本来应该具备的对周围的社会常识,内容精细、包罗万象的图书馆藏书自然成了我们最忠诚的朋友、最无私的老师、最尽职的向导。夫妻之间如何做到宽容信赖、家长如何理解成长中的孩子、邻里之间如何和睦相处、同事之间如何礼尚往来……尽管书中没有万能之策,我们总是能够从文章段落中感悟人生启示,从有识者的字里行间获得教益。
在日本的十几年里,我们已经搬迁多次,每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同时查询所在区域图书馆的分布和位置。也许是我的影响,图书馆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去图书馆借书还书成了一家人每周一次的生活习惯。
免费利用图书馆可以基本满足我们的读书欲望和需求,除了必要的工具书以外,我们很少花钱购书。但是,每当遇到一些百读不厌的好书时还是会爱不释手,重复多次借阅。
几年前,我们迁居到了名古屋。名古屋市图书馆每年要举行一次图书杂志公开处理活动,这让我们对图书馆的亲近更是有增无减。名古屋市共有15个行政区,每个区都有一个甚至两个图书馆。据说每个图书馆在新的一年中要购入一万册左右的图书杂志,同时每年也要将六年前购入的书籍处理掉。过去旧图书都被废纸行业回收处理,后来市政实施了旧图书返还市民再利用的做法。十馀年前开始,名古屋市不同的图书馆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将清理出来的书籍杂志公开展示出来,市民可以在限定的册数内任意挑选拿回家中。
自从知道图书馆处理书刊杂志的消息以后,每年图书公开展示的日子就成了我们家一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到了那一天,我和孩子会早早地在图书馆门前排队等候,在众多排列的书中挑选书籍的过程总是让我和孩子享受到极大的兴奋和满足。随著孩子年龄的增长,随著自己兴趣爱好的变化,从图书馆抱回家的书也五花八门。从幼儿漫画到经久不衰的童话名作,从印制精美的儿童科普图鉴到小说散文集,特别是关于生活情趣、育儿教育、电脑软件的这些书籍的内容需要经常翻阅,当这些书籍进入我们家里以后,我终于可以安下心来细看慢读了。有些书我们会在多次阅读后再转送给其他读者,有些书却要在书柜中久久陪伴我们的生活。
因为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物质上的足够丰富和方便,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少感受到来自于物质生活的困扰。也因为生活内容的单纯,平淡的节奏中缺少起伏,同样我们也很少产生对某种东西久久的渴望和获得的兴奋。但是,最近这几年,我和孩子们有了一个小小的期待和高兴的事情,那就是盼著一年一度的图书馆旧书公开日的到来。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因特网上可以纵览全球五光十色的信息。网上检索、下载读物让人感到方便和与时俱进,但它却难以取代我们对散发著油墨纸香的活字图书的锺爱和依恋。每年的图书馆旧书公开之前我们都不知道今年会和什么样的书相遇,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期待更让我们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发现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