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先恩
想起小儿子的话,便向龟槽里放了一些小乾虾。几天之后,重复操作时好像不见虾减少,看小乌龟一动不动,不由心头一紧。摸一摸,小龟懒洋洋地伸了伸颈脖与脚,顿时心舒气畅,小心换了水,又放进7粒小虾米——儿子去北京前反覆叮嘱不要忘记给他的小乌龟喂食换水,这龟可是他的宝贝。
儿子夏天钓鳌虾时得到一只小乌龟,欣喜若狂,放入盆中,趴在地板上,痴情地看,看完之后就画,各种形态的龟果然很传神,被幼儿园选作运动会海报。见他如此投入,我也投点资,专门买了龟槽,槽内还有人造歇脚石,假石中空,自然形成龟洞,小龟晒太阳时会爬到石上。乌龟攻击性不强,但防人之心常备,平时多躲在洞中。初冬时节,凉台上的锹形甲、鳌虾等均已相继变成遗骸,小乌龟依旧时而缓步游槽,口吞小虾。
圣诞节这天晚上,看到龟槽里依然是7粒虾米,拿开假石,小龟还在睡,便将龟槽移到流光溢彩的圣诞灯前,试藉美色鼓舞,可面对光环和美味,小龟依然爬回洞中,缩首缩脚,义无反顾,墨守冬眠。我不觉对其有几分敬畏,再掀开假石,打量一番。小龟约5厘米宽,8厘米长,背负13块盾片,头藏甲中,如此不吃不喝不出气,静蛰水中而能活,怪不得古人视之为灵物。
殷周时期定凶吉问大事,要用龟甲,于是留下了甲骨文。士兵的盾甲及“以静制动”、“无为而治”的思想多少受龟的启迪。越王勾践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吞灭吴国,而项羽拥精兵10万,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成败的道理就在这龟颈伸缩之间。人们从乌龟那里领悟到坚轫不拔,于是发挥出龟兔赛跑的神话。古代养生方法之一叫辟谷,就是现在流行的断食疗法,大概也是受龟的启发,相当于电脑死机时乾脆关机重启动,空腹一段时间,对消化不良、腹泻、糖尿病都有一定好处。不过敬畏乌龟的最大理由可能是其位居动物长寿之王。秦皇汉武,权倾天下,再求仙问药也活不过乌龟,乌龟能不神吗?所以曹操的名篇《龟虽寿》中尊之为“神龟”。俗话说“千年鹤,万年龟”,当然这是虚数,万年不大可能。《庄子.秋水篇》言:“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千年也是听说而已,还没有人知道龟的准确天寿,不过像龟活过三百年基本是共识,三百年足以令人可望不可及,神思臆想了。
令妖邪胆战心惊,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即道教的四大守护神。玄武就是乌龟。关于玄武的来历,一说北方七星斗及牛、女、虚、危、室、壁星宿,连起来其形如龟,称之玄武;又相传玄武是北海一只大龟,曾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无论哪种说法,总之乌龟被神化了,长期得到敬重,唐朝为盛。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金龟成为三品以上重臣的佩饰,金龟婿便成为养女家门的稀有猎物。李商隐的《为有》诗云:“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其实只要嫁得金龟婿,损失几个鸳鸯懒觉算不了什么。但能佩金龟的人毕竟有限,戴不得金龟,名字里带龟也显得富贵,唐玄宗宠信的梨园大腕李龟年,还有大诗人陆龟蒙等都赶时髦。可时髦终究是时髦,杜甫的压卷七绝《江南逢李龟年》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经历八年安史之乱,在落花时节遇到散魂落魄的李龟年,似乎预示龟时髦迟早要落下去。
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在思想上对汉族儒家文化大加抹杀,同时对道教进行诋毁,于是乌龟王八蛋成了侮辱人格的话语。走下神坛的乌龟失去了基本龟格,成了侮辱性质的标志。乌龟的毁誉经历了大起大落,其实乌龟本身从未在意,依旧故我,毁誉只是人间事,不曾影响龟途。看著冬眠的小龟,想到龟孙子与龟爷爷们的境遇,多少有点龟感:
十三盾片避硝烟,坚韧畏缩众口言,毅然睡去非闻在,悠若醒来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