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Web2.0 人类第二次集体逃离孤寂
日期: 07年01月2期

■ 张石

美国《时代》周刊在选举2006年度人物时爆出了一个冷门,这个人物不是那些挥斥方遒的领袖或大腕演员、歌星,而是“You!(你)”。《时代》周刊指出:你上网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战胜了美国总统布什、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等赫赫有名的世界政要,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度人物!

《时代》周刊还指出,正是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建博客、视频共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传媒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一句话,《时代》周刊认为,每个使用互联网的网民都是2006年度影响力最大的人!

Web2.0不仅有人类的智慧,也有人类的愚蠢。YouTube上的一些评论仅就拼写而言就会使你为人类的未来而哭泣,更不用说那些不堪入目和宣传仇恨的东西。”

“但一切还是非常有趣,Web2.0是一个大型的社会实验。与所有值得尝试的实验一样,它可能会失败。这个有60亿人参加的实验没有路线图,但2006年使我们有了一些想法。这是一个建立国际谅解的新机遇,不是政治家对政治家,伟人对伟人,而是公民对公民,个人对个人。这是人们看著计算机屏幕,认真地去想谁会在那边看到他们的一个机会。所以请继续告诉我们,你不只是感到有点好奇。”

这里讲的“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从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过渡到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互联网模式。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话,它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互联网价值的机会。

Web1.0Web2.0的转变,是从单纯的“读”,走向“写”,从单纯的接受信息走向“共同建设”的互联网模式。“博客”与为所有人提供视频投稿的强有力技术支持的网站YouTube就是Web2.0的典型代表。

Web2.0的兴起使传媒与读者的关系变成两镜相入,互包互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媒体传播的形式从单向性向双向性的参与和互动转化,而这种新的媒体形式调动了几十亿人极大的热情。《时代》周刊指出:“虽然2006年也有许多新闻事件主角引人关注,但换个角度,却可以看到事态发展的另一面。它与冲突或伟人无关,它是一个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故事。它是知识的大汇集、一个百万视频的人民网络YouTube和一个在线大都会MySpace。它是人们互相无偿地帮助的故事。它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还改变了世界变化的方式。”

有一个阶段我很不理解这个“互相无偿地帮助的故事”,如果说是为了利益,这些自由投稿的人没有报酬,如果是为了名,大多数网民是匿名,他们好像是“到头来,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他们如此分文不取而又不留姓名,难道不是个“无名英雄”?简直就像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活雷锋”。

但是我在《朝日新闻》上读到有关日本的一个网站“mixi”的报道时似乎恍然大悟。

日本较有人气的是SNSSocial Networking Site)形式的网站,多采取招待制,由会员发出邀请才可以注册加入,以保证会员的可信赖性,防止不负责任的发言。这种网站多以年龄层、社会身份、兴趣爱好等形成自己的特点。比如日本最大SNS是“mixi”,就是以年轻人为主的这种形式的网站。这个网站发展很快,最近股票已经上市。在谈到这个网站的特点时,《朝日新闻》认为:这个网站在虚拟空间里恢复了日本以往的人们亲切交往的风景——“井户会议”的风景。

“井户会议”是指过去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都去井里汲水,这个地方也就自然成了人们聚合的场所,人们在这里交换情报,聊家常,人与人之间因此形成了亲切而温暖的关系。

随著时代的进步与城市化,水井被淘汰,各项服务行业和信息的高度社会化,使人们也无需再在日常生活中互相传递信息、互相援助。在城市,人们搬进互相隔绝的空间□□楼房,失去自然形成的共有空间,并将把自己隔绝起来的空间命名为“隐私空间”,不容任何人窥视。

这样确实减少了不少麻烦,但是人们在心理上变得非常孤独,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已找不到“井户会议”这样的温馨空间了,在楼房里居住的人,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住了几十年的邻居,都不知道姓什么。就是勉强去和邻人交往,也绝对找不到所谓的“共同语言”,因为现代社会分工过细,同时也细分并异化了语言空间。人们为克服孤独殚思竭虑,但是难以找到克服孤独的办法。

Web2.0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中为孤苦地寻找“共同语言”和“井户会议”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自由寻找的无比广阔的空间。在这里,你发出的声音绝对可以找得到回应,因为无限的广阔中孕育著无限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你的“隐私空间”一般也不会被不速之客打扰。

可以说,这是人类第二次集体摆脱孤独的运动。第一次运动应该产生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上半叶,那时,随著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产生的对人的异化,产生了“存在主义”等现代思潮,高呼“自由是人生的孤寂”。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资本主义使个人摆脱了传统枷锁的束缚而获得自由,它让每个人都完全自力更生,他要做什么,怎样做,这都是他个人的事。这种个人活动的原则显然加快了“个人化”的过程。但是,正是在这种使人获得自由的过程中,这一原则使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减少,从而使人变得孤苦伶仃,孑然一身。同时,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是以其自身为目的的,它使人为物役,变成了一个服务于他自身之外目标的齿轮,使人丧失了赖以最广大的自然生存的“类的对象性”的本质,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弱小,这种孤独感、弱小感、不安全感造成了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它酿成了专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如今弗洛姆指出的那种制造“孤独的不安”的现实仍然继续著,但是Web2.0为人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摆脱孤独的道路,因为在这里,人们摆脱孤独不再需要臣服于强者与权威,正如《时代》周刊的颁奖词中所指出的那样,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的“伟人”历史观认为,“世界的历史不过是伟人的传记而已”。在卡莱尔看来,少数伟大人物决定著人类的命运。但是,随著Web2.0的兴起,随著博客和视频网站的涌现,这种“伟人”史观在今年遭到了沉重打击。

人类第二次摆脱孤独的主角不是伟人、独裁者和救世主,而是“You!(你)!”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3150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