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餐具的误解
日期: 06年12月1期 评分: 9.00/1

■(爱知县)欧阳蔚怡

 

凡是来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在品尝日本烹饪的同时,对餐桌上造型和色彩别有一番情趣的碗、碟,甚至小巧的筷子置具发出由衷的赞叹。透过餐具,人们能够体味出以日本文化为背景的餐具制作工艺的独具匠心和千变万化。

日本料理讲究的不仅仅是饭菜的美味,容器里面的菜肴和容器的色彩形状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诱人的美食图画,让食客们在口感和视觉上都得到享受。

樱花瓣筷子置具、绿叶玻璃盘、红叶瓷碟、贝壳陶碗、漆制重箱。栩栩如生的几何图案呈现出的不同季节感,或是细腻精致、或是洗炼纯朴,各种材质器皿的不同组合使得佳肴呈现出不同的表情。日本料理在多姿多彩的器皿衬托下显得更有风情,更有格调。

日本的餐具茶具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的豪放粗犷,有的纤细精美,人们在选购的时候,会从器具的机能、手感和造型色彩的个性等多个方面去考虑。所以,不同的器皿体现著主人的不同的生活情趣和雅兴。在日本,因为餐具文化具有雅俗共赏性,即使平常人家的餐具,其种类和数量也比中国普通家庭的餐具多一些。

来日本的十几年里,尽管自家的饮食习惯依然保持著中国人的传统,但是只要是去餐馆,我往往会要一份日本料理,品味和欣赏家中没有的日本饮食文化。

前不久,因为餐具的话题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文化冲击”。一位中国朋友对我说起她来日本的生活。因为曾经不太顺利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的需要,她再婚嫁给了一位日本先生。来日本之前,她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进入日本家庭以后任劳任怨。因为她的吃苦耐劳和没有非分的奢望,因为她的善解人意和表里如一的诚实,她终于得到了先生以及一家人的信任和在感情上的接纳。对这些她很知足,只是她觉得自己在家里还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我问她何出此言,她说是从餐具上感受到的。她说,在家里她和先生的餐具不一样,碗、筷、杯、碟都是分开的,先生的大,自己的小。

在中国,无论是自家人还是客人,餐具一般都是共用的,讲究一点的家庭会购置花色形状统一的成套餐具或茶具。人们可能有自己专用的茶杯,但很少听说有自己专用的饭碗、盘子和筷子。尽管来日本以后我也多次和日本朋友共餐,除了请客人来家里以外,去日本人家不过是客人的身份,所以对日本人家庭的生活了解并不太多。这位朋友虽然日语不太流畅,但毕竟是以家庭成员的身份生活在日本人的环境里,她的很多感受都是我所不曾有的,所以对她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谨表同情。

没过多长时间,碰巧和几位日本主妇一起吃饭,席间谈起餐具的话题。我问起身旁的朋友家里的餐具种种,她说很多日本人家里餐具茶具都是各自的。为了证实这句话的真实性,我问了在座的其他朋友,让我非常意外的是,所有的人在家里都有自己专用的餐具。而且她们还说,妻子的餐具在尺寸上都比先生的小,花色样式也各不相同,这并没有男尊女卑的含义,只是作为一种习惯传承下来。

惊讶之馀我上网查资料,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论:在日本的家庭几乎人人都有自己专用的茶杯、饭碗、筷子等餐饮用具,而且还有不少人对自己的用具情有独锺。考古学家根据古墓出土陪葬品复原的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推测,日本人拥有自己的餐具的历史要追溯到绳文弥生时代。

在日本生活将近二十年,而对于这个历史悠久、日本人似乎是家喻户晓的日常生活习惯我居然从未听闻!与其说是对这个不同文化现象的发现感到兴奋,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愚钝感到羞愧。

此后,我一直试图找到一句话来嘲笑自己这么多年来自以为对日本有所了解的自负,但是我不知道什么词句更为贴切。这并不是坐井观天,也不是盲人摸象;我既没有举一斑而论全豹,也不觉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我想,“对另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之含义恐怕比我们自己认识到的要深远得多;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日本人根本不认为是问题的习惯我们却一无所知。在这样的前提下,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或推测另一个文化背景的民族行为,可能就会产生很多的误会和错误。我想转告我的那位同胞朋友,她先生的家人并没有歧视她,更恰当地说,她的那套餐具包含著日本婆家人对她的接纳和期待。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2878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