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庄山纮宇:终战80年 我在日本过“米寿”忆往年
日期: 25年08月4期

儿孙绕膝的八十八岁“米寿”庆祝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庄山纮宇

8月10日在大儿子夫妇的主持下,利用连休日,全家来到熊本市一大宾馆,祝我88岁“米寿”。我能长寿到今天是不容易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夫妇都带儿女一起参加,子孙共16人。大女儿是从美国旧金山回来的,可谓大庆了一番。

这一米寿促使我回忆战后80年的人生,可谓永生难忘的三个18年。

第一个18年,1945年到1963年。失去亲生父母,被中国养父母拯救。

父亲在“八一五”日本投降前当兵被俘,押送到苏联西伯利亚,归日途中死了。母亲和3岁的弟弟,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土城子难民营里,进入11月天寒地冻、缺衣少食、无医无药地死了。剩下七岁的我与五岁的妹妹被中国养父母用小推车拉回家,被拯救了。

1946年我被养父母送入当地小学,后入中学,1955年考入哈尔滨农业机械化学校(中专),毕业后到北安农校任教。1964年调回养父母的故乡宁安县东京城。如果没有养父母的拯救,不敢想能念12年书。

第二个18年,1963年到1980年。完成养父母养老送终,文革中被揪斗。

1963年应姑母的愿望,我与妻子调回东京城公社,与养父母一起生活。我任财会辅导员,到1969年全国文化大革命卷入乡下,因我是日本人出身,当年又常听莫斯科中文广播,说我是日本鬼子,又偷听敌台。在全公社百余人大会中被揪斗,后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到1972年又复职公社工作,下乡蹲点包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到1979年和1980年完成了养父母养老送终的义务。1981年调转到牡丹江农业经济学校任教,后被派到华中农学院进一年,回来后被认定为讲师。

第三个18年,从2000年到2017年。照顾姑母,失去姑母,回乡下务农。

2000年应姑母(父亲的妹妹)的愿望,回到生我的乡下熊本县和水町,与姑母一起生活。我与妻子在广阔的院内养花、种菜,在自家的山地栽栗子树、柿子树,秋天拣银杏。到2009年,94岁的姑母去世,也可谓完成了姑母养老送终的义务。在乡下的18年,体验了日本农家的生活。我还有幸到附近山鹿市中央公民馆为60多岁的老年人讲中文15年(每两周一个晚间两小时),从中与他们交了朋友,我还学到不少日语。

2018年已80岁的我,在大儿子夫妇的帮助下,搬到大儿子的菊阳町已八年。

回忆促使我想起中国养父母及日本姑母去世时未能办“米寿”,很遗憾,姑母去世时已94岁,很对不起。

9月,我现住的菊阳町还要为88岁老人办祝“米寿”活动,我要争取参加,宣传中日友好从二战结束后就开始了。子孙们还希望我能过“白寿”(99岁),这是儿女、子孙的共同愿望,不敢想象。我只有继续努力,继续讲述战争的悲惨,衷心希望后人都能过上和平、和谐、幸福的生活。

我在米寿宴会上说,你们的身上流淌着中日友好的血脉,愿大家继承中日友好,为中日友好交流努力,成为民间的友好使者。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1260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