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邵迎建:沦陷・言情・音乐----《蝴蝶夫人》在上海
日期: 25年08月4期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
【东瀛荷风】——“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专辑征文之三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邵迎建                  

                                                       
引子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跨过苏州河,进入公共租界,太阳旗取代了米字旗与星条旗。
日军报道部将书店街四马路的店铺全部接管,没收书籍达数百万册,期刊被一扫而空。
同一天,日本电影代表川喜多长政的中华电影公司接受了大光明大戏院(以下简称大光明)等六家美籍一流电影院及八家美国电影发行公司的经营权。
傍晚,从前灯火辉煌的上海市街一片黑暗。
日军在国际饭店设立了思想部,对有抗日嫌疑的人,以谈话为名,带到宪兵队监禁拷问。一周后,陈歌辛、周曼华、许广平等被捕。
42年新年前夕,外国片来源已断。4月,上海十二家电影公司被日军统合,中
华联合制片公司(以下简称中联)成立。其组织要纲规定:
必须充分发挥电影作为向国内外进行思想宣传的武器之功能,宣扬建设新中国
和确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意义。
夏天,40年未见的高温持续不降,7月下旬,霍乱流行。
7月9日,中联的第一部片子《蝴蝶夫人》在大光明大戏院首映。


蝴蝶夫人特刊封面

                 公映特刊
大光明为西片首轮影院,此前不允许放映国产片。
公映两天后,观众小平在《平報》发表了观后感:
在90余度(笔者注:华氏)的热浪中,看《蝴蝶夫人》好像吃了一杯“冰激淋苏打”。

一 文本的衍变
《蝴蝶夫人》的原始文本为美国作家约翰・路德・郎的小说,发表于1898年。讲的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在长崎短期驻扎期间,“租”娶了15岁的日本少女蝴蝶,他以一张租借999年民房的契约(实际上每月底均可解约)得到蝴蝶的信任,接着又劝蝴蝶改信基督教。不久平克顿返美,承诺蝴蝶 “当知更鸟筑巢时”即回。一年后,蝴蝶生下一子,平克顿给的生活费日渐匮乏。苦等三年后,平克顿终于来日,他携同了美国妻子,不见蝴蝶,但要求蝴蝶交出儿子。蝴蝶用父亲留下的短剑试图自刎。看见流出的鲜血,她想起了平克顿的人生观,念头一转,选择了活。

小说面世后两年,在美葡萄牙裔剧作家兼导演贝拉斯科将其改为独幕剧,结尾改为蝴蝶自刎后,平克顿及妻赶到,大幕落下,定格在平克顿拥抱蝴蝶和手持星条旗的孩子的造型上。1900年4月,此剧在纽约初次上演时大受欢迎,5月又去伦敦公演。1904年,普契尼将其改编为歌剧,结尾是,临终前平克顿出现,抱起了蝴蝶。
此文本凸显了20世纪东西方的社会矛盾。人种的,男女的,经济的,宗教的,不同版本各异的情节及结尾背后有着当时的社会规范及作者对受众的期待。
该文本亦获得了电影的亲睐,默片时期便有了美国版、德国版,30年代好莱坞又将其再次搬上银幕。

二  好莱坞版在上海

据研究者中村翠考证,1933年2月24日,《蝴蝶夫人》在上海租界中心公映,从头轮到三轮影院,连续上映了6个月。当时,9.18(1931年)事变及上海事变(1932年1月)已发生,反日浪潮日益高涨,随着放映区域的推移,广告词发生了变化:头轮影院的广告为“悲酸沉痛哀感绝伦大悲剧”,聚焦于“赤裸裸介绍东洋艺妓院的花絮・细腻地描摹洞房花烛夜的欢娱”;及至三轮影院,广告词变为“胆大大的直叙美国兵抛弃日妓”,下面还附有“我们看了心中极痛快”的感言。因为战事,民族感情压倒了一切。

三 中联的电影音乐

中联是怎样演绎《蝴蝶夫人》的呢?
男主为北京某大学学生,旅游到华南某地,见有悬牌蝴蝶者,乃知新妓院开张。妓女蝴蝶,知诗书,美风姿,因父死,家道中落,其母受人怂恿,开设书寓,藉选金龟佳婿。是日,刘入作渔郎,蝴蝶初落平康,刘颇爱之,悯其孤苦,慰之,赠与情歌,共成鸳鸯。……蝶感刘诚恳,即思全盘寄托与刘,母亦深许。论婚嫁,收牌子,时至七夕,共誓神前。

如上所述,文本已脱胎换骨,舞台搬至中国,“美”“日”消失,“妓女”实为良家闺女。收尾仍是蝴蝶自杀,但死因却有质的区别,是因男主父亲作梗造成的误会所致。编导反复强调的是,“没有一个坏人。悲剧演出如此辛酸,旧礼教所赐也”。他要表达的是:
《蝴蝶夫人》是一首抒情诗,全片自始自终在静穆优美的旋律中进行。譬如刘琼邂逅陈燕燕,一直到刘琼北返,几乎是二分之一的戏,在诗意的环境中进行着……。
传达诗意般的美,是编导的目的,也是中联的韬晦策略,利器是“音乐”。


1942年12月8日,行进在大上海剧场前的日本军队。            
引自《上海租界灭亡十日史》华中铁道株式会社刊


据机关报《中联影讯》介绍:“过去国产电影对配音工作相当马虎,各影业公司很少有特设音乐科……中联公司成立以后,决意提高国产电影的技术水准,对音乐相当重视,人才有梁乐音,陈伯石,黄贻钧,陈歌辛等。对于歌谱唱片的收集,不惜重金,新片摄制之初就按照剧情的需要开始工作,如有适合的外国唱片,就先行办购,否则全科人员自己制谱。9日公映的《蝴蝶夫人》就是音乐初显身手第一声,全部配合工作在开始拍片时就与导演李萍倩共同商讨,所以,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戏,剧情的起伏与音乐的陪衬都是恰到好处。”“采用了圣莫扎特一百五十周年纪念之作,歌曲经陈伯石李雋青诸氏悉心制为词谱,加以音响佐助全片效果之浓烈氛围,创中国影壇之新声。”

开张大吉,大光明7天的票立即售馨,之后,又在新光大戏院放映了近一个月。

尾声

写到这里,不禁犹豫,反躬自问:在刺刀围城的时代,那样的“靡靡之音”,难道不是麻痹人的鸦片吗?
想起了逝去不久的疫情岁月。与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的病菌作斗争,除了病毒科学家们能直面敌人以外,普通人只能被动防御,别无他法。防御的关键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将身体锻炼得百菌难侵,其前提必须是,有一颗强韧的心。而音乐艺术,便是滋养心灵的粮食。
神经科学家说,音乐是通过激活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 (Default Mode Network,DMN),将意识转向自身的开关。
音乐像光一样从下意识中流入人脑,让人感动,使人振奋,疗愈创伤……。
隔着八十年的艰辛路往回望,慕然看清,《蝴蝶夫人》犹如标杆,高高地竖立在中国电影音乐专业化道路的起跑线上。
从此,孤寂的深夜,人们有了“蔷薇蔷薇处处开”的歌声陪伴;愤怒时,听金嗓子高歌《疯狂世界》;更有“天下兴亡,天下兴亡,责任每个人同样有份”的《舞女曲》呼唤着一颗颗中国心。
我歌我啸大江旁,青山不老,绿水绵长……。                                        
2025年8月3日完稿


 公共租界的电影院前。
引自《上海租界灭亡十日史》华中铁道株式会社刊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21249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