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沈强:怀念马骁
日期: 2025/04/07 11:12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
作者:沈强


清明到来。连着几天的雨,虽然不怎么大,却细细绵绵,下得心也会觉得烦闷。也正应了唐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之意。而每到这个樱花滿开的季节,我总会想起许多往事,许多朋友和亲人。



笔者与马骁先生

我怀念许多逝去的前辈先生們在我人生前行的道路上給予了我的很多帮助教导、他们支持勉励我顽强努力,克服挫折和困难。使我感恩不尽;他们的言行给了我力量和勇气,使我在尚余的有生充滿希望和活力。

此时我想起了其中一位师长马骁先生。

记得去年师走的时候,天渐渐转冷,虽尚未寒冬,却冷风嗖嗖刮得紧。年底我在完成最后一个展览回到家,晚上马骁夫人王荻地先生打来电话,告诉我马骁先生已去世的消息。



马骁先生夫妇与韩天衡夫妻在东京

马骁先生是我尊敬的长辈,也是我非常尊重的师长,更是我在艺道上的良师益友。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很震惊,马骁的离世也使我处在极其的伤感悲痛之中。



笔者与马骁先生在"马骁艺术大赏展"剪彩仪式上

说来很巧,可能許多人也很难相信,我和马骁先生最初的认识是在东京山手线的电车车箱內。那时是我来日本留学沒多久的第二年。可能是1988年吧。那天我乘坐山手线去一家叫做"雨宮"(现在改名为协和)的文房四宝专卖店购物。店处在大久保车站。记得车快到站时,我正准备下车,一位男子站在我的旁边也准备下车。当我俩随意对望时,男子微笑地看看我,不知怎的,我从他的眼神中感觉到他一定也是位中国人。随即便大胆地用中文(那时的我还不会日語)询问了他一句:下一站是否大久保站?他回答说:是呀!我正好也在此下车。听说我去"雨宮"店,他说我也正好去此店。于是我们一路结伴同行去了那家店。



画家马骁先生(沈强摄)

这位男子即是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马骁先生。后来又通过对话和多次的接触,才知道他是一位在日本很有名的中国水墨画家。

马骁是1979年从中国北京移居来日本的。最初住在靜岡县,后来为了实现自己想成为一名真正画家的愿望,携家来到了东京,这一住就是一生。最终他圆了自己的梦,实现了他的人生最終的目标一成为了一名有独特创造风格的水墨画家。



马骁先生在画作前(沈强摄)

自幼喜欢画画的马骁,在他13岁那年,曾经留学日本的父亲带他拜访了中国书画篆刻大师齐白石先生,并接受了指点和鼓励。这也为马骁确立自己人生的目标更加有了信心与勇气。随后马骁考进了中央美院附中,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青年时期的马骁,在中学非常活跃。他兴趣广泛,对音乐也充满好奇和喜爱。他学弹钢琴、吹笛拉二胡,还喜欢唱歌。也喜欢打乒乓球。记得90年代中期,马骁先生邀我去他家作客。当时他已独歩日本水墨画壇,并有了一定影响。那时他家住草加市,我乘车到草加,又转坐的士,给的士司机亮出欲去地址,司机马上就说是马骁先生的家吧。当时使得我都一惊了。在他家,见大客厅中置一乒乓球台,我好奇地问:马先生会打乒乓?回答曰:在中学即开始打,来日后也常练习锻炼。然后取出一块乒乓球板给我看,说是中国一位世界乒乓单打冠军庄则栋送他的。一看板上果然还留有庄则栋的签名。(注:庄则栋文革后重新与日本女子给婚,最后得癌症去世)马骁先生兴趣之广泛,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添注了新鮮活力。所以在他中晚年经过变通变革变化所实施的泼墨流彩作品中,多々少々都会感受到流淌着有音乐旋律中的那种韵味和空间转換轻重之联结关系。



笔者与马骁先生、王荻地夫人及女儿马艳在椿山庄酒店画廊

然而,人生贵磨难,生活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何况靠艺术吃饭。开初马骁先生的艺术生涯也面临过挑战,经思考,觉得作品太传统不行。为了不想让自已的作品与他人雷同。为了独立,艺术家也只有让作品说话,让观者接受,才能立得住脚,于是在夫人王荻地的支持下,从80年开始在传统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泼墨泼彩技法,终于搞出了可喜的成果。自1982年在新宿伊势丹画廊举办展览以来,一直受到好评。后又遇日本画巨匠平山郁夫、加山又造等先生的赞誉和鼓励,更是坚定了马骁先生在创作中以泼墨泼彩这个独特的技法作为自己不可动搖的基石的信念。

马骁先生与我是亦师亦友亦同道,在我从艺的过程中,他总是鼓励支持我,给我莫大的帮助和机会,他对于我当时搞的彩墨书全力支持,认为这一新一绝兼用各种特殊技法尝试出现的作品会给追求艺术者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值得今人和后人超过时间来共同吟味。所以决不能放弃。还为我新出版的彩墨书新作集写序文。他比我年纪大却从沒有那种高々在上的感觉。他总是很谦虛的也很喜欢和我谈艺论道。其实我在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而更重要的是先生的那种淡定的与人与事无争,于艺不畏难,深入琢磨,童心未泯的难能可贵之精神,将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

马骁先生为人热情厚道,诚恳待人,也喜欢交友。比他年纪大的学生同道也好,比他小的朋友也罢,都是一律对待,热心指导,从不摆出那种高々在上的架子。记得那些年,他在位于文京区的椿山庄酒店每年举办画展时,我都会带一些新朋老友去拜訪参观。他见到新朋友总是热情招呼、问长问短,热心传授画技,交流心得。甚至还送上自己的画册给我的朋友们。还记得有一年我的朋友、上海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先生夫妻来日,马骁夫妇在品川的王子酒店招待他们,看到他们那种一见如故,欢快地谈艺论道,互相交流艺术心得的那种犹如天真儿童般的笑容表情,我都为之兴奋而感动。有时会想:其实许多真正的大师级人物都极具自然,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之心态,有了成就也从不浮夸大肆宣揚,总是怀有一种童心真趣。想想当时他们会面时的那种朋友之间的真诚欢谈之情景觉得彷彿象是在昨日。

1999年,马骁先生患脑血栓,一度将创作也停了下来。不久恢复后,又重新拿起了画笔,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创作研究中去。前些年,由于行动不便,出门得坐轮椅,于是说话也少了许多。疫情期间,大家也少见面。记得有一次我们又见面时,他拉着我的手,特別的兴奋,我看到他眼眶中泛出了眼泪,似乎有很多话想对我说,但却说不出口来,只是微微地对着我笑,这是重逢感动的笑;是憨厚感慨的笑,也是象对我后辈那种爱护亲切的笑,也更象是我们30多年前第一次在电车上相遇時那种朋友之间真诚初心并带有青春童心的笑!

记得多年前,马骁先生一家又搬了新居,还建了马骁艺术美术馆。我去见他时,见底层大厅又置一乒乓球台,于是打趣地說:何时我们再象当年我去您草加时那样打一局如何?此时马骁先生回答說:好呀!你看,那枚当時庄则栋送我的球拍还在呢⋯⋯于是我等着,期待等到我们能再一次挥拍交手,哪怕是只一局也好。

马骁先生离我远去了。我也只能在心中默々地送他远去并祈愿他一路走好。愿天堂沒有病痛,愿他可以彻底静下心来在天堂完成他所喜欢却未能完成的画作。

世界之大,人海茫茫。一个人当然微不足道,但我想:人的某种精神会永驻。这个世界会记住马骁的名字和作品。如他的画名会留我心头,精神会激励我,如同他画中所表现的骏马一样激励我們奔腾不止,永往直前,似飞鹤展翅高翔,生生不息⋯⋯。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产,让我们拥有健康,珍惜人生。

马骁先生千古! 

写于2025年4月清明

(照片为沈强提供,未注明者为沈强家人摄影)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1087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