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黄蔚:中日间的忘年之交—忆澄秋先⽣
日期: 25年01月1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黄蔚
清水澄秋先生是我在日本最早结交的友⼈,从相识到她离世,我们保持了近三⼗年的交 往,她是我们公司下属沙⻰的⼀位经营者,还是⼀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 
1993年我到“斉藤都世子作品室”工作,担任公司的售后服务,在与众多的客户接触中遇到了清⽔澄秋先⽣。刚开始我奇怪为什么⼤家称她为先⽣,公司的同事们告诉我,因为她的主要身份是⼀位书法家,有很多弟⼦,还在丰岛区多年义务指导⽼年书法,她还是东京都⽇中友好协会的成员。澄秋先⽣⼀听说我是中国⼈时,眼中透露出了惊喜的⽬光,当时在⽇本的中国⼈不是太多,在她⽣活的环境中好像更是少之⼜少,她仿佛是遇到了久违的朋友,⽴刻⽤不太熟练的中⽂向我问候并⾃报姓名,我也如他乡遇故知⼀样满⼼欢喜。
记得她当时已年近七⼗岁,但⼲练的⽓质显得⽐实际年龄⾄少年轻⼗岁,我很好奇的问:“您会中⽂?”她⾼兴地⽤不太流利的中⽂夹着⽇语和我交谈起来,我的⽇语⽔平虽不⾼,也⼤概听懂了。她出⽣在中国,20年代初,他父亲在中国旅顺的贸易公司⼯作,她和哥哥就在旅顺的⽇本⼈⼩学读书,后⼜随⽗⺟迁居北京。七七事变后他们举家返回了⽇本,童年的记忆在她的脑海中留下的记忆已经模糊。中⽇恢复邦交正常化后,她与当年在旅顺⽇本⼈⼩学的校友们每年都要到中国旅顺访问交流,由于她擅⻓书法,和中国杭州的⻄泠印社的书法同⾏们⼏乎每年都要互访并举办书法展览,她说中华⽂化博⼤精深,越了解历史越喜欢中国。她想学中⽂,我如同外交辞令般随即答应,因为说这种应酬话的⽇本⼈很多,我也同样敷衍着。  
澄秋先生是因为欣赏⻫藤都世⼦先⽣设计的服装才开始⾃⼰开沙⻰经营这家公司的产品。每个⽉公司的新作品发表会,和营销商在公司的沙⻰办展示会的时候我都会⻅到她,也是她和我⼀起交流增进彼此了解的⽇⼦,她教会了我很多宝贵的⼯作经验和技巧。刚进⽇本的公司,由于语⾔的原因,以我在专⻔学校学的那点东⻄,专业⽤语和技术规范、材质和⼯艺我都是第⼀次接,⾯临的问题是很多的。在⽇本公司这些实际问题是没有⼈⼿把⼿教你的,全靠⾃⼰摸索。刚开始的⼀段时间⼯作很不顺利,澄秋先⽣⻅后⽤她常年的⼀些经营的经验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以她沙⻰⾥各种顾客为例,将她们对服装进⾏修改的要求标准及对各部位的惯称传授给我,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作进展也顺利起来,很快就能胜任各种类型的⼯作了,可以说她是我的职业⽣涯的领路⼈。 
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澄秋先⽣说到做到,她跟我商量每周到她家去给她上两个⼩时的中⽂课,她想学些中国的⽇常⽤语和古诗词,想在今后再去中国访问时能⽤汉语与中国朋友交流,还有就是能够写⼀些古诗词参加书法展览,我们就这样始了互帮互教。由于她上了年纪,记忆⼒下降,⼏乎是每周不断的重复着那些教过的内容,看着她⽐我⺟亲还要⼤的年纪, 每天要⼯作、写作,还要学习中⽂,我从⼼⾥感到佩服。
⼀次她访问中国回来了,兴⾼采烈地告诉我,她说的中⽂对⽅听懂了, 在⻄泠印社的书法展览中她书写的《枫桥夜泊》参展,并且在欢迎晚会中她⽤中⽂朗诵了这⾸经典诗作,受到⼤家的好评。之后,她学习中⽂的兴趣越来越强,会⽤中⽂朗读⼗⼏⾸唐诗了。我真为她的毅⼒折服,也以结识这样⼀位良师益友⽽感到⾼兴。 
近年来,中日关系渐冷,澄秋先⽣业已⾼龄,已不能再访中国,直到⽣命的最后她还是在不间断地学习着。每当新闻⾥播放有关中⽇关系发⽣问题的内容时,她总是⼀脸的歉疚,她说:“你和我两国⺠间的关系有多好呀,为什么两国的家⻓们却处不好呢?”
其实我周围像她这样朴朴实实对中国友善的⽇本⼈还是很多的,只是时⾄今⽇,⽇本国内舆论⼀边倒地⽚⾯的报道着很多中国的负⾯新闻,⺠意调查对中国的印象也⼤不如前,使很多普通的⽇本⼈失去判断⼒,对中国的友好态度有所改变。每到这时,我总是万分怀念清⽔澄秋先⽣,感念她为中⽇友好所付出的努⼒。 (此文转载自在日华人女性交流会第54期会刊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特刊)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0980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