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 社论
作者:申文
2022年岁近尾声,日本民众选出“战”字作为年度汉字,既分享了年初的冬奥会之战和年末的世界杯之战,也概括了凶险的俄乌之战和漫长的抗疫之战,同时暗示着以战为要,世界永无宁日,止戈为武,才是和平之望。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中美博弈和俄乌战争并进的大背景下,2022年迎来了中日关系正常化50周年纪念的重要年份。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利益深度融合,各领域交流合作频繁密切,给两国人民带来了重要福祉,为两国各自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50周年无疑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重温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初心,中日联合声明写得很明确:“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中国把中日关系定位成世代友好,中国放弃战争赔偿,中日誓言永不再战,为中日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石。
50年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沧海桑田,从冷战构造到全球化时代,从两大阵营对抗走向多极化融合。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升降巨变,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但中日关系的基本面没有变:
1、中日互为最重要邻国,有着2000多年交往的前世今生,中日是不能搬家的邻居,必然会如“量子纠缠”那样永久地互相影响、彼此印证、互为镜鉴。2、中日贵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对东亚一体化和区域的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3、中日双方矛盾冲突不少,但实际合作规模很大,中日之间“既近又远”的状态还会长久持续。
为此,尽管三年疫情蔓延阻隔了中日间旺盛的人员往来、中美博弈迫使日本选边站队的倾向日益明显、俄乌战争更让中日两国缺少价值共鸣和利益叠加,但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还是成为维系双边关系的强有力纽带,两国领导人都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中日首脑互动令人关注。
一是在中日关系正常化50周年的9月29日,中日首脑互致贺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5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努力下,双方达成四个政治文件和一系列重要共识;中方高度重视中日关系发展,愿同岸田文雄首相一道,引领双方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中关系面临许多困难也蕴含可能性,邦交正常化是秉持战略思维和政治勇气,开辟了日中关系新的历史进程,对开创日中关系新未来很重要;两国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都责任重大,呼吁“构筑建设性、稳定的关系”。
二是在泰国曼谷出席APEC峰会期间的11月17日,中日首脑实现了三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习近平笑容满面,岸田文雄仪态可掬。习近平致开场白明确表明,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也不会变”。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合作的空间。习近平在会晤中呼吁,在海洋和领土争端问题上,恪守已经达成的原则共识,拿出政治智慧和担当妥善管控分歧。
岸田则说,尽管受到冠病疫情影响,但两国交流一直在稳定恢复;目前日中关系面临许多挑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伴随多种合作的可能性。中日双方对维护本区域乃至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和平负有责任,通过双方努力,加快建立有建设性和稳定的日中关系十分重要。
2022年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关系行至关键路口,中日首脑实现线下会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国领导人就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推动中日关系稳定改善发展,需积累凝聚战略互信,持续拉紧共同利益纽带,激活民间友好能量,切实管控矛盾风险,在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重信守诺。
2022年的中日关系,在首脑互动以外,两国官民的多渠道沟通交流仍在继续,并发挥了积极作用。9月29日,一天三场的纪念招待会、纪念分科论坛、纪念庆典,在日本社会营造了气氛,掀起了高潮。8月17日,中日第九次高级别政治对话在天津举行,由杨洁篪与秋叶刚男共同主持。双方的对话达成了有益共识,继续保持对话沟通。12月7日-8日,第18届“北京-东京论坛”在线举行,论坛发布了《和平合作宣言》。作为中日最大的民间外交平台,两京论坛构建了第二管道对话,为政府外交营造了氛围,意义不菲。年末,林芳正外务大臣计划访中,希望以外长会谈为契机,激活部长级 “日中经济高层对话”等对话机制。
尽管新冠疫情冲击依然持续,国际经济环境挑战很多,而中日经贸合作仍稳步发展,成为中日关系稳定的压舱石。50年来,中日贸易总额增长近100倍。2021年,中日货物贸易总额达到371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于2022年1月1日生效,中日作为成员国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使两国经贸发展受惠。2022年的中日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
在安保方面,12月16日下午,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了三份安保文件,即《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作为未来十年外交和国防政策的指导方针。 新方针的核心部分是拥有以自卫为目的摧毁敌方导弹发射场的“反击能力”,这是战后日本专守防卫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指出,中国的动向是“日本通过综合国力并与盟国及志同道合国家合作应对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中方对日本的安保政策转向表示担忧,林芳正访中或会做出解释。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2023年将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我们要以今明两个周年节点为契机,重温实现邦交正常化时的初心使命,再续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的条约宗旨,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稳定前行。
事实上,中日关系如船行海上,时遇风高浪急,而邦交正常化和友好缔约的周年纪念犹如两根大锚,为中日关系抓牢了地基,时刻提醒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着定向固本的作用。中日间的四个政治文件更是四根顶梁柱,支撑起中日关系的大厦。无论顺流逆流,中日关系的巨轮必须稳定前行,别无二选。
作者:申文
2022年岁近尾声,日本民众选出“战”字作为年度汉字,既分享了年初的冬奥会之战和年末的世界杯之战,也概括了凶险的俄乌之战和漫长的抗疫之战,同时暗示着以战为要,世界永无宁日,止戈为武,才是和平之望。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中美博弈和俄乌战争并进的大背景下,2022年迎来了中日关系正常化50周年纪念的重要年份。半个世纪以来,中日利益深度融合,各领域交流合作频繁密切,给两国人民带来了重要福祉,为两国各自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50周年无疑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重温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初心,中日联合声明写得很明确:“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中国把中日关系定位成世代友好,中国放弃战争赔偿,中日誓言永不再战,为中日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石。
50年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沧海桑田,从冷战构造到全球化时代,从两大阵营对抗走向多极化融合。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升降巨变,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但中日关系的基本面没有变:
1、中日互为最重要邻国,有着2000多年交往的前世今生,中日是不能搬家的邻居,必然会如“量子纠缠”那样永久地互相影响、彼此印证、互为镜鉴。2、中日贵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对东亚一体化和区域的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3、中日双方矛盾冲突不少,但实际合作规模很大,中日之间“既近又远”的状态还会长久持续。
为此,尽管三年疫情蔓延阻隔了中日间旺盛的人员往来、中美博弈迫使日本选边站队的倾向日益明显、俄乌战争更让中日两国缺少价值共鸣和利益叠加,但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还是成为维系双边关系的强有力纽带,两国领导人都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中日首脑互动令人关注。
一是在中日关系正常化50周年的9月29日,中日首脑互致贺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5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努力下,双方达成四个政治文件和一系列重要共识;中方高度重视中日关系发展,愿同岸田文雄首相一道,引领双方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中关系面临许多困难也蕴含可能性,邦交正常化是秉持战略思维和政治勇气,开辟了日中关系新的历史进程,对开创日中关系新未来很重要;两国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都责任重大,呼吁“构筑建设性、稳定的关系”。
二是在泰国曼谷出席APEC峰会期间的11月17日,中日首脑实现了三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习近平笑容满面,岸田文雄仪态可掬。习近平致开场白明确表明,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也不会变”。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合作的空间。习近平在会晤中呼吁,在海洋和领土争端问题上,恪守已经达成的原则共识,拿出政治智慧和担当妥善管控分歧。
岸田则说,尽管受到冠病疫情影响,但两国交流一直在稳定恢复;目前日中关系面临许多挑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伴随多种合作的可能性。中日双方对维护本区域乃至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和平负有责任,通过双方努力,加快建立有建设性和稳定的日中关系十分重要。
2022年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关系行至关键路口,中日首脑实现线下会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国领导人就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推动中日关系稳定改善发展,需积累凝聚战略互信,持续拉紧共同利益纽带,激活民间友好能量,切实管控矛盾风险,在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重信守诺。
2022年的中日关系,在首脑互动以外,两国官民的多渠道沟通交流仍在继续,并发挥了积极作用。9月29日,一天三场的纪念招待会、纪念分科论坛、纪念庆典,在日本社会营造了气氛,掀起了高潮。8月17日,中日第九次高级别政治对话在天津举行,由杨洁篪与秋叶刚男共同主持。双方的对话达成了有益共识,继续保持对话沟通。12月7日-8日,第18届“北京-东京论坛”在线举行,论坛发布了《和平合作宣言》。作为中日最大的民间外交平台,两京论坛构建了第二管道对话,为政府外交营造了氛围,意义不菲。年末,林芳正外务大臣计划访中,希望以外长会谈为契机,激活部长级 “日中经济高层对话”等对话机制。
尽管新冠疫情冲击依然持续,国际经济环境挑战很多,而中日经贸合作仍稳步发展,成为中日关系稳定的压舱石。50年来,中日贸易总额增长近100倍。2021年,中日货物贸易总额达到371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于2022年1月1日生效,中日作为成员国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使两国经贸发展受惠。2022年的中日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
在安保方面,12月16日下午,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了三份安保文件,即《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作为未来十年外交和国防政策的指导方针。 新方针的核心部分是拥有以自卫为目的摧毁敌方导弹发射场的“反击能力”,这是战后日本专守防卫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指出,中国的动向是“日本通过综合国力并与盟国及志同道合国家合作应对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中方对日本的安保政策转向表示担忧,林芳正访中或会做出解释。
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2023年将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我们要以今明两个周年节点为契机,重温实现邦交正常化时的初心使命,再续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的条约宗旨,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稳定前行。
事实上,中日关系如船行海上,时遇风高浪急,而邦交正常化和友好缔约的周年纪念犹如两根大锚,为中日关系抓牢了地基,时刻提醒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着定向固本的作用。中日间的四个政治文件更是四根顶梁柱,支撑起中日关系的大厦。无论顺流逆流,中日关系的巨轮必须稳定前行,别无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