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境由心造 景从意驱 / ──读吴一骐山水艺术新境界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日期: 03年09月2期
  吴一骐1987年赴日以来,从没有丢失过从师学艺的初衷,也没有停止过探索山水艺术新境界的追求。近20年来,吴一骐的山水作品上追宋元绘画的幽玄和雅逸,从笔墨到气韵都表现出中世绘画高贵的贵族气质,令人称奇。特别自1995年以後,吴一骐运用电脑尝试并探索“现代空间构成”,与传统的水墨韵味完美融合,在山水艺术的表现和创造上进入了自由的化境。9月23日至28日,以“山水境界”为题的“吴一骐山水艺术表现展”将在静冈县立美术馆出展,这是吴一骐继“ 天光演绎”系列之後的又一大型山水作品展。近40幅2米以上的巨幅作品,不仅表现了吴一骐对山水境界超越表象的独特认识,也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清明、澄澈、幽玄、高深的新感受。
  30岁来日以前,吴一骐曾在上海师从中国画名家张大壮,後又求教於“上海大风堂同门会会长”顾翼,在山水画上深得张大千大风堂遗韵。吴一骐传统功力深厚扎实,又吸取了张大千晚年变格之後的大泼墨和大泼彩的深刻影响,其登峰造极的代表性作品系列当推1991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吴一骐伊豆百景山水画展”,轰动一时。此後,吴一骐对走到尽头的传统笔墨产生厌倦,一种新的现代感觉和山水境界开始在心中酝酿成形。
  吴一骐来日後,师从日本现代美术大师斋藤义重。斋藤以搞纯粹抽象的空间构成而闻名,吴一骐在上海时就自感与斋藤的作品气息吻合,意气相投,来日从师後更是深得其空间构成的精髓。90年代以後,吴一骐摆脱了中国传统绘画对於线条和笔墨的崇拜,藉用块面和墨色来构筑新的山水空间,并在创作中放任意识奔流,追踪心灵趣味,气韵直接天地八荒,自成一格。吴一骐山水作品最大的特点是,“ 不用宋人笔法,却表现出宋人的精神”,即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和最新手段表现出贯穿古今的中国文化精神。吴一骐自认“ 天光演绎”系列300多幅作品,实际上表现的是“ 心灵之光”。那是存在於意识之中的自然的精?,是天地之本源,是大象之本真。
  吴一骐性喜安静,享受孤独。他从小的梦想是住在山里与自然为伴。这一梦想,终於在日本得以实现。吴一骐来日以後三迁其居,从东京,到长野下田,再到静冈富士宫,最终得以与富士山朝夕相伴。吴一骐把富士山看作是日本最有灵气的神山,每天推窗出门,他都能与富士山迎面相对,互为感应。富士的山,富士的云,自然气象的千变万化,时刻浸润并涵养著吴一骐的心灵。山的灵气与个人的灵气互相充实,彼此融合,在吴一骐心中开拓出超乎自然之上的无限广阔的山水境界。每一次搬家,转换环境,都会带来画风上的重大刷新,吴一骐视之为从自然中补养充电。
  由於早年从事过设计,“感觉”在吴一骐的作品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吴一骐认为现代人对形式的深度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已构成了现代艺术存在的终极价值,中国的山水画创作也不能例外,虽然现代人在笔墨业已难以超越古人,但山水画并没有穷途末路。吴一骐坚信人的心灵感觉和想像能力是无穷的,缺乏的只是表现方法的发现,表现意识的转换。以大风堂主张大千为例,其艺术造诣出类拔萃,独步一代,但作品的感觉可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或曰前现代时期。吴一骐一直在反思,人类进入21世纪以後,个人究竟是作为一个单靠笔墨描形状物的画家而存在,还是作为一个擅长自由表现的艺术家而存在?吴一骐自觉选择了後者。他认为,时代在变化,心境在变化,艺术感觉会变化,创作手段也 变化。因此,山水画不只是画风景,而是要表现一种纯粹的精神和境界。21世纪是电脑时代,吴一骐在1995年以後尝试运用电脑结合水墨,来自由构筑生成於心灵中的山水世界,这是前人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其探索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本次“山水境界”大展,就是电脑构成作品的集中展示。这些作品在画面上以有形表现无形的心象,在内涵上充满著哲学意味,显示了直觉的美,虚无的美,深刻的美。
  吴一骐现在是静冈“ 翰墨会”代表,在专注艺术创作、心灵造境之馀,也从事一些水墨画教学工作。吴一骐为自己的定位是:艺术为一,生活为二。来到日本以後,吴一骐深刻体会日本民族在审美格调上追求一种“堂皇的雅逸”,其平和、宁静、幽深的审美趣味对吴一骐构筑自成面目的新山水境界不无影响。“ 天人合一”是中国最高的人生和艺术境界,吴一骐的山水艺术以此为目标,并在风格上表现自如,内涵上日渐饱满。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94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