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上知名度最高的两只指数是上证指数与深成指,前者属综合指数,后者属于成份指数。近年来,由于新股不断上市并于首日计入指数、以总股本加权、未将异常股票剔除等等多项因素,上证指数的市场基准职能正在削弱,并不断受到市场质疑,而深成指由于成份股仅包括40家股票,同时,由于深市近4年未发新股,其代表性也严重削弱。2001年来,为了适应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满足市场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内在需求,中国指数体系也发生著急剧的变化:
一是指数体系在完善。如沪深交易所分别推出了180指数、50指数及100指数等。它们之中有的是对原有指数进行调整,如180指数在原上证30指数的基础上,在编制中兼顾基准指数和交易指数两项功能,也有的是新编的,如深证100指数,主要针对交易性指数的需要。这些指数都从不同的方面吸纳国际上的普遍原则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样本股的行业、规模和流动性做出通盘考虑,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指数编制方法。
二是指数开发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交易所外,一些证券公司、中介机构也在开发了指数,如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也开发系列指数,国际著名的指数商也对中国股票指数有较强的兴趣,合资成立新华富时、中信标普指数公司,开发了系列指数,道琼斯公司也开发了道中指数系列。
目前,中国的主要指数系列有:交易所指数系列,如深交所所属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所编制的深综指等,上交所编制的上证综指等;国际指数商通过合资或独立编制的中国股市指数,如新华富时指数系列;券商或中介机构开发的指数,如申万指数。
中国的股票指数体系
日期:
06年08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19307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