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盈)3月5日,中国社会研究会第18次年度国际讨论会在早稻田大学国际会议场隆重举行。本年度的讨论会以“多元化的日本和中国”为题,
岩手县立大学校长谷口诚首先上台作了题为《“东亚共同体”和中日关系》的基调演讲。谷口校长从“东亚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现实存在的种种障碍,尤其是中日政治间,以及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认识等方面存在的有碍“东亚共同体”实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日本政府应从加强青年交流、促进地域环境、能源开发和储备、农业以及金融协作等方面作出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团原告团长王选作第一个出场的报告者,一出现在台上立即引来一阵热烈掌声。王选在讨论会上详细陈述了自己10年来参加细菌战诉讼的经过以及日中关系对日中民间接触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宏观组织全面调查,通过政府间的交涉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新观点。
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主研究员田边敏宪先生关于构筑“东亚环境能源共同体”的崭新观点,也引起了现场专家以及观众的极大兴趣。
谈到为何将本次讨论会主题定为“多元化的日本和中国”时,本次讨论会的组织者、中国社会研究会会长表示,本次讨论会是中国社会研究会2005年度讨论会,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反日游行爆发,小泉以及中日关系矛盾重重的一年。如何认识以及解决中日关系,“多元化”是关键。包括中国的社会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多元化”,日本战后发展形成的“多元化”以及中日关系间的“多元化”。
岩手县立大学校长谷口诚首先上台作了题为《“东亚共同体”和中日关系》的基调演讲。谷口校长从“东亚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现实存在的种种障碍,尤其是中日政治间,以及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认识等方面存在的有碍“东亚共同体”实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日本政府应从加强青年交流、促进地域环境、能源开发和储备、农业以及金融协作等方面作出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团原告团长王选作第一个出场的报告者,一出现在台上立即引来一阵热烈掌声。王选在讨论会上详细陈述了自己10年来参加细菌战诉讼的经过以及日中关系对日中民间接触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宏观组织全面调查,通过政府间的交涉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新观点。
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主研究员田边敏宪先生关于构筑“东亚环境能源共同体”的崭新观点,也引起了现场专家以及观众的极大兴趣。
谈到为何将本次讨论会主题定为“多元化的日本和中国”时,本次讨论会的组织者、中国社会研究会会长表示,本次讨论会是中国社会研究会2005年度讨论会,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反日游行爆发,小泉以及中日关系矛盾重重的一年。如何认识以及解决中日关系,“多元化”是关键。包括中国的社会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多元化”,日本战后发展形成的“多元化”以及中日关系间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