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塞上江南宁夏
日期: 06年03月1期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这里既有金沙大漠,又有翠绿水乡,西北的荒蛮与江南的阴柔同时出现在这片土地上,久远的历史风尘又在这里刻下了道道沧桑。母亲河黄河的滋润,在宁夏留下了一处处塞上江南的秀丽风光。
  宁夏面积不大,形状像枣核。贺兰山脉绵亘在西北部,巍峨的六盘山脉坐落在南端,奔腾咆哮的黄河冲过黑山峡,自南向北纵贯宁夏,从石嘴山出境。宁夏是美丽的,那里的黄土、黄坡、黄河和与之相反的绿树、绿山、绿田更加神奇,其中,最美的地方便是位于银川北面的沙湖。
  来到沙湖,登舟遥望四周,只见金黄色的连绵沙丘苍茫雄浑,浩瀚无垠,茫茫飘渺。谁都知道沙不盛水,可大漠金沙的豪放粗犷与碧湖苇荡的恬静秀美在这里却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金沙碧水,蓝天白云,明洁如镜的万亩湖面,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湖中芦苇一丛丛、一簇簇,游船和快艇在芦苇荡中钻出钻进,划出一道道浪迹。轻舟荡漾时,常有游鱼跃出水面,有的甚至跃上船头,那股子狂欢劲可想而知。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在沙湖还有娃娃鱼,如婴儿般的叫声,时常在沙湖中响起。到了宁夏(沙湖)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场面装扮得比过节还热闹,从游船上远远望去,犹如在一块金色的地毯上绣著美丽的图案。到了宁夏,没到沙湖,那将是一生的遗憾。
  中卫沙坡头是又一处绝无仅有的美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就是在宁夏一带写下的,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此成为众口皆碑的“千古绝唱”。中卫县地处宁夏河套平原之首,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沙坡头位于离中卫县城20公里的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上掉下来的”)沙漠的东南边缘。沙海从天而降,是春季由腾格里风沙自西北南延堆积而成的大沙丘。沙海蜿蜒起伏,一望无际。明朝以前名“方解堆”、“大沙子山”,明朝初称“沙坡头”并沿用至今。沙坡头的沙丘离黄河水面垂南高度约300米,从上滑下,轰轰作响,故它又叫鸣沙山。传说过去沙坡头曾有一座叫桂王城的古城,一天,挂在南门城楼上的大钟突然惊天动地地自鸣起来。百姓一听神钟报警,连忙行动,可已经晚了,狂风卷来的沙浪埋没了田地、庄稼,吞灭了宫殿、庙宇,整个桂王城被沙海淹没了。从此,神钟被埋在沙坡底下,上面一有人滑动,钟就自鸣起来,这就是“沙坡鸣钟”来历的传说。被埋在沙丘下的人们想出出不去,只能在沙坡下哭泣,眼泪汇成一股又一股清凉的细泉渗出来,沙坡下的泉水因此就被称为“泪泉”。
  宁夏曾经有过独特的文字。在宁夏博物馆里,收藏著一本西夏文与汉文对照的小字典《蕃汉合时掌上珠》和西夏王陵出土的西夏文残碑拓片。原来西夏在归附唐朝前,受吐蕃族统治,曾借用藏文的字母拼写语言,属汉藏语系,与彝、纳西族同属藏缅语族,其文字是仿照汉族文字创造的一种记录当时党项族语言的文字。据记载,公元1038年夏,李元昊于都城兴庆府(现在的银川市)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这个以古代羌族的一支——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先后传了十主,历时189年,其疆域达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馀里”。西北的这一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称“大白上国”、“白上大夏国”,因其地处西北,又在黄河以西,所以历史学家称之为“西夏”。西夏广泛吸取汉族生产经验和技术,使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尽管形式上仍需向宋、辽称臣纳贡,实际上完全成为中国西北的一个军事强国,形成了宋、夏、辽(金)“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这里,实在应该提一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知道成吉思汗的人很多,而知道他率兵攻打西夏并病死在军中的历史故事的人却很少。成吉思汗曾率兵多次攻打西夏,最后一次是在公元1226年他亲自统兵10万进攻西夏。6月,西夏发生强烈地震,城中军民多患病,已无抵抗之力,末主派使求成吉思汗宽限一月献城投降。7月,成吉思汗在征途中于六盘山区清水县西江得重病。多日后,末主等人去投降。蒙古军队带末主行至半途中,成病死。蒙古军队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将夏末主等杀死,扫平中兴府,西夏灭亡。
  塞上江南特有的绮丽风光、令人神往的回族民俗风情、水洞沟遗址……谜一样的美丽景色和传说,将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寻幽探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644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