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辉)“随著因特网在在日华人中的普及,在日华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而租录像带、卖光碟的华人音像商的生意则一日不如一日。”在东京开华语影像出租店的张老板告诉记者说。
陈家聪是东京某电子专门学校的一年级留学生,他入学不久就从秋叶原的旧电器市场花4万日元买了台旧电脑。不是用来学习,而是用来看中国电视、电影,以消乡愁。他告诉记者,“专门学校的同学们看电视、电影都用BT下载,谁要借DVD看,那就太老土啦,借录像带看的人在我身边已经找不到了。可能那是上一代华人干的事吧。”
“BT并不是新鲜玩意儿,在早几年前就流行了,是Bit Torrent的简称,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网络下载软件。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当用户A下载了部分数据的同时,也成为数据源供用户B下载,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网状下载结构,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BT的精髓在于构造了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无私型、共享型下载氛围。”陈家聪给记者解释道。“虽然说BT涉嫌侵权,那也不关我的事儿。根据新浪网2005年所做的一次网络调查:在关于BT下载的6000多网民投票中,支持者占85%呢。”从陈家聪口中得知,他和他的中国同学除了上学打工外,没事儿就在电脑前看电视,别说新的电视连续剧,就连没公映的《无极》也看过了。
在大阪经济大学读书的小李告诉记者,他来日本有4年了,刚来日本读语言学校时就感觉日本音像业太“土”了,在中国早都看不到的录像带在日本还是音像市场的主打产品。当时他还没有电脑,为了消磨时光也只好到天神桥附近的一家中国物产店租录像带看,每月看录像的消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和物产店的老板都成了“知己”。两年前他升入大学,搬到了学校的国际交流会馆住。交流会馆有公用电脑,会馆住的中国留学生手里都有几张光碟,这又成了他们之间传借“尤物”。从此,每当谁回国探亲回来,国内的影视光碟成了捎带的“土产”。从去年开始,光碟也被这些留学生彻底抛弃了,一是因为国内的不少盗版光碟在日本的电脑上不能播放,更重要的是随著网络技术的提高,网络视频速度和清晰度都比以前好多了。一天,在交流会馆里不知谁的网友介绍了一个网站可以顺利地点播电影、电视,从不断线。后来得知,这网站用了网络新技术——P2P技术。现在,交流会馆的留学生在网上可随意看家乡电视、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台湾的综艺节目,连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从那个网上看的。
在东京开影像出租店的张老板眼看著店里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叫苦不迭。他是在2003年花500万日元从别人手中接来的店,头一年店里的生意还马马虎虎过得去。张老板常从中国进些高质量的DVD售卖。当时,不管是20多岁的留学生,还是在日本生活10多年的华人,都时常光顾他的店铺。到了2004年租录像带的人越来越少,DVD也不好卖了,现在只有一些老客户光顾,新客户几乎没有增加。张老板偶尔碰到以前常去店里租带子的留学生小王,小王告诉张老板,“自从上大学买了台电脑后,就常上网看电影,效果挺好的。上网费每月都开销5、6000,当然要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啦。”
张老板最后将目前的困境归咎于网络。他认为,网络对音像制品的无序使用、非法下载,使音像制品出租商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现在,张老板想折价把店卖掉也出不了手,他苦笑著说:“早知这样,应该把钱投在网络开发上了。”
陈家聪是东京某电子专门学校的一年级留学生,他入学不久就从秋叶原的旧电器市场花4万日元买了台旧电脑。不是用来学习,而是用来看中国电视、电影,以消乡愁。他告诉记者,“专门学校的同学们看电视、电影都用BT下载,谁要借DVD看,那就太老土啦,借录像带看的人在我身边已经找不到了。可能那是上一代华人干的事吧。”
“BT并不是新鲜玩意儿,在早几年前就流行了,是Bit Torrent的简称,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网络下载软件。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当用户A下载了部分数据的同时,也成为数据源供用户B下载,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网状下载结构,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BT的精髓在于构造了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无私型、共享型下载氛围。”陈家聪给记者解释道。“虽然说BT涉嫌侵权,那也不关我的事儿。根据新浪网2005年所做的一次网络调查:在关于BT下载的6000多网民投票中,支持者占85%呢。”从陈家聪口中得知,他和他的中国同学除了上学打工外,没事儿就在电脑前看电视,别说新的电视连续剧,就连没公映的《无极》也看过了。
在大阪经济大学读书的小李告诉记者,他来日本有4年了,刚来日本读语言学校时就感觉日本音像业太“土”了,在中国早都看不到的录像带在日本还是音像市场的主打产品。当时他还没有电脑,为了消磨时光也只好到天神桥附近的一家中国物产店租录像带看,每月看录像的消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和物产店的老板都成了“知己”。两年前他升入大学,搬到了学校的国际交流会馆住。交流会馆有公用电脑,会馆住的中国留学生手里都有几张光碟,这又成了他们之间传借“尤物”。从此,每当谁回国探亲回来,国内的影视光碟成了捎带的“土产”。从去年开始,光碟也被这些留学生彻底抛弃了,一是因为国内的不少盗版光碟在日本的电脑上不能播放,更重要的是随著网络技术的提高,网络视频速度和清晰度都比以前好多了。一天,在交流会馆里不知谁的网友介绍了一个网站可以顺利地点播电影、电视,从不断线。后来得知,这网站用了网络新技术——P2P技术。现在,交流会馆的留学生在网上可随意看家乡电视、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台湾的综艺节目,连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从那个网上看的。
在东京开影像出租店的张老板眼看著店里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叫苦不迭。他是在2003年花500万日元从别人手中接来的店,头一年店里的生意还马马虎虎过得去。张老板常从中国进些高质量的DVD售卖。当时,不管是20多岁的留学生,还是在日本生活10多年的华人,都时常光顾他的店铺。到了2004年租录像带的人越来越少,DVD也不好卖了,现在只有一些老客户光顾,新客户几乎没有增加。张老板偶尔碰到以前常去店里租带子的留学生小王,小王告诉张老板,“自从上大学买了台电脑后,就常上网看电影,效果挺好的。上网费每月都开销5、6000,当然要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啦。”
张老板最后将目前的困境归咎于网络。他认为,网络对音像制品的无序使用、非法下载,使音像制品出租商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现在,张老板想折价把店卖掉也出不了手,他苦笑著说:“早知这样,应该把钱投在网络开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