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性残杀儿童
2月17日上午9点05分左右,有行人报警,称一男一女两名幼童倒在滋贺县长滨市相扑町8号国道附近。两名幼童为同一幼儿园的年仅5岁的武友若奈和佐野迅,他们的腹部被利器刺伤数处,送往医院抢救后不幸死亡。
接到报警后,滋贺县警方立即在长滨警署成立了调查小组。警方在大津市发现了事件前将两名幼童带上汽车的犯罪嫌疑人、家住长滨市的同一幼儿园的另一名幼童的母亲,现年34岁的中国籍女性郑永善(日本名谷口充惠),并当场以涉嫌杀人罪将其紧急逮捕。
据市教委称,郑永善的女儿于2004年4月入园。起初由她的丈夫或公公用自行车等送到幼儿园,去年4月升中班以后,依照幼儿园的规定,开始和居住在附近的若奈等三人组成小组一起去幼儿园。郑多次要求仍和从前一样单独接送,但班主任最后说服了她,于是从去年9月起开始结组上幼儿园。但是,其他的日本妈妈们比郑永善年轻,和她认识的女性说感觉到郑永善一直和她们保持了一定距离。据幼儿园方面称,郑永善曾经多次向幼儿园方面询问她的女儿是否被欺负,还提出希望让她的孩子不要集体上下学,由她单独接送。但是幼儿园的方针是小班的孩子由家长单独接送,但中班的孩子要集体上下学。郑永善的女儿平时和被害的武友若奈、佐野迅以及另外一名男童一起上下学,由孩子们的家长轮流开车接送。郑永善曾多次和女儿所在班的负责老师商量,希望由自己单独接送女儿上下学。她为了解女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还曾在没有事前联系的情况下去接孩子。
女儿之间是好朋友的邻居女性说,郑永善曾给邻居们分发中国风味的手卷寿司、为了能和小朋友的妈妈们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系,还特意买了手机等等,努力想融入这个圈子。该女性表示,郑永善曾为不知该送长女到幼儿园还是托儿所而感到烦恼,觉得她应该是个“关心女儿的好母亲”。但也有人曾听到郑永善担心“因国籍等问题,女儿在幼儿园会不会和大家难相处”。母女两人默默呆立在幼儿园院子里的场景,也经常有人看到。
杀人动机仍是谜团
郑永善嫁到日本已有6年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成为杀人凶手?
郑永善和去中国出差的丈夫相识后,于1999年8月来到日本,2000年7月结婚,2000年10月生下长女。2000年9月至2004年3月,他们住在长滨市一所3DK的公寓中,并于2004年搬入现在居住的一户建房子中。在周围的日本邻居看来,郑永善的夫妻关系并不和谐。初来日本时,郑永善曾在长滨市一家中华料理店中打工。据店员介绍,当时郑永善不怎么会说日语,因此工作以洗碗和清扫为主,生下长女后便辞职不做了。
据调查,由于精神不安定,郑永善曾于2003年9月-2005年10月多次到医院接受治疗,还曾经被救护车送进医院,并于2004年3月起住院治疗了4个月。据称,郑永善近来睡眠状态不佳,在犯罪前一天基本未能入睡。
2月18日,郑永善向长滨警署供认了作案动机,称:“自己的孩子不能和其他的孩子融合在一起,是因为周围的那些孩子不好。这样下去自己的孩子就会完了,所以杀了那两个孩子。”在审讯中,郑永善还供称:“我默默地开车转了10分钟左右,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虽然已经开过了幼儿园,但孩子们也没有觉得奇怪,一直很安静”。她在当天早晨出门时,已经拿了家里最长的一把尖刀,蓄谋已定。她承认并没有特定的刺杀对象,只是想杀对女儿不好的日本孩子。她找到作案地点,默默下车后将两名幼童刺杀,然后驾车离开,非常冷静。
但仅仅由于融不进日本社会,担心孩子受欺负而心生杀机,非常人所能理解。郑永善真正的行为动机,抑或有精神方面的隐患,仍是一个谜团,有待解明。
无辜华人枉受牵连
一直以来,违法犯罪严重影响著在日华人的形象。特别像“长滨幼儿刺杀事件”、“福冈灭门血案”这样的恶性案件,更使华人的社会信誉大幅下降,导致很多无辜的华人受到牵连和歧视,恶化了华人在日的生存环境。
“长滨幼儿刺杀事件”发生仅仅一天,2月18日下午,名为“2频道”的日本网站中国区的留言版便出现了近200条与此案有关的留言。留言内容大都反华情绪强烈,如“中国人=犯罪者!”“中国人滚回去!”等等,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为华人说话的理性发言,但一贴出马上遭到群起而攻之。
2003年6月发生的“福冈灭门血案”,在日本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案件发生后的2003年11月,日本政府决定对申请赴日的外国留学生、就学生加强审查,大大抬高了留学日本的门槛。其中一些无视中国国情、具有明显歧视性和民族差别性的政策,将许多真正求学的华人拒于日本国门之外。尽管从案发到现在已经过去近三年,凶手已被绳之以法,但是社会舆论对在日华人的生存环境仍然非常不利。
东京大学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小邢表示,他来日本的第二天到区役所办理登录证,看到受理柜台对面赫然贴著一张印有中国人照片的大幅通缉令。小邢说,自己当时气得不得了,每天有大量外国人来这里办手续,看到这张通缉令,大家会怎么看中国人?这些在日本犯罪的中国人也太不争气了!违法犯罪恶化了生活环境,华人受到社会歧视的事例有很多,比如许多华人都遇到过日本房主不愿把房子租给中国人的事情,许多留学生也反映找工作难,除去语言因素,日本店员一听说中国人来应聘,马上以各种理由拒绝其入店打工。
华人在日犯罪,也为右翼势力贬损中国,煽动对华仇恨情绪提供了绝好材料。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放言:“中国人的体内流著犯罪的DNA。”有关中国人犯罪的书籍也屡见不鲜。虽然不能否认一些媒体和人士藉犯罪来兴风作浪, 破坏中国形象,但是在日华人犯罪不断无疑授人以柄,也给中日关系增加了负面因素。日本内阁府调查显示,“对中国有亲近感的日本人”自1996年之后一直处于50%以下。最新的2005年12月24日民意调查显示,日本民众对中国怀有亲近感的比率与2004年相比下降了5.2个百分点,降到历史最低的32.4%。
社会反映异常强烈
事件发生后,立刻有大量读者通过各种方式与本报取得联系,纷纷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东京的华人主妇山根幸子发来传真表示:又一件令人震惊、严重影响中国人在日形象的事件发生了!凶手已经34岁了,怎么连对善恶的判断能力都没有,就算有千种万种理由也不能残忍地杀害什么事都不懂、年仅5岁的孩子,并且是当著自己女儿的面,也不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想想,简直就是个“疯子”!
也有部分华人对郑永善表示了同情。家住品川区的来自上海的李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华人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的现象的确存在。儿子今年4岁,是班里年纪比较小的,日语讲得又不好,自己曾不只一次亲眼见到儿子在幼儿园被欺负。有一次接孩子时,看到同班的孩子用指甲狠抓儿子的脸,老师明明看到了却不制止。还有一次,两个日本孩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打自己的儿子,最后在李女士义正辞严要求下,老师和家长才出面道歉。李女士表示,自己是基督教徒,杀人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华人遇到孩子被欺负的情况也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权益,越软弱、越容忍,对方便会变本加厉。
大阪市的中文教师安那很惋惜地说:“为了孩子而拼命努力与同班孩子的母亲们打交道,这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郑的周围若是有能设身处地与她商谈给她建议的人就好了。”千叶县花见川区的孙女士也说,自己认识很多像郑永善一样嫁作日本人妻的中国女性,大都是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在中介的撮合下糊里糊涂地来到日本。许多人都反映,日本主妇结团的同时比较排外。孙女士说,日本就是一个集体主义很强的国家,对此中国主妇不要过于计较,“既来之,则安之”,在这种情况下主妇们应该积极在生活中找重心、找寄托,千万不要走郑永善一样的极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