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方言诗“歌”
日期: 06年02月2期
     
  2005年岁末,读到一册日文的《当代青年方言诗集》(?l本纯逸编,大修馆书店出版.2005年12月初版)。这本诗集收集了日本列岛从北到南47都道府县300名大学生的方言诗歌。诗集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甲信越,东海.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5大部分。
  笔者也写过20年的现代汉语诗歌,老实说,这些青年写的方言诗歌离我熟悉的“诗歌”相距十万八千里,看上去不过是运用日语方言的分行简单排列。但是,发出声音朗读出来非常有意思,充满地域特有的幽默感和身体感知的发音的快乐和温热。这种乐趣是我这个外国人乌鸦学舌十几年标准日语后才稍微感知的语言游戏的乐趣和幽默人情。尤其是东海.近畿这片京都、大阪的方言诗歌更加令我熟悉亲切,因为我自从负笈东渡,除了中间一两年游学他国以外,一直旅住在这片土地,这些方言正是我周围邻居婆婆姥姥大娘大嫂成天价唠叨的,是我每天所有的感官毛乎乎触觉的湿空气。现在我到日本以外的国家去旅游的时候,听到大阪腔调就认亲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方言,是自我身份认同(identity)的重要护照,所谓的标准规范语言,只有活的方言来不断丰富,才具有生命力。《当代青年方言诗集》据说是年底的畅销书,日本青年通过方言诗歌感知“美丽的日语”。
  我久未读到诗“歌”。2005年11月下旬和秦岚在香港参加诗人.作家也斯先生主持的以“东亚文化与中文文学”为主题的第四届东亚学者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岭南大学陈惠英老师发表的论文:《诗“歌”□□舒巷城〈长街短笛〉的东方美学》。据介绍,舒巷城原名王深泉,1921年生于香港,1999年4月“端坐而逝”,“能诗、能文、能画,懂粤曲而又能唱。当今之世,这样的才子似乎是不存在了”。他的《长街短笛》收集了40年代至90年代的一百多首诗歌。他的诗歌最大的特色是歌谣体(南音类属),而南音是广东民间曲艺,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被吸收到粤剧唱腔中。舒先生的诗作有明显的节奏感,其说唱近乎南音类的歌谣体。陈老师用广东话朗诵、陈墨先生用粤剧唱腔唱了舒先生的《一个失恋者的墓志铭》,我虽然听不懂粤语、南音粤剧,但是能够感受到舒先生的诗确实是“歌”,结构相当整齐自然,说唱叙事突现戏剧氛围,其中“呀、唉”字的运用,具有南音式的惋惜和音情顿挫,类似南音唱本的唱词。陈老师说舒先生的诗歌是“活生生的诗歌”,他诗中呈现的是歌者的形象,此歌者,是穿行于长街窄巷的,弹奏我们民间感人旋律的说唱人。
  到底不愧是也斯先生主持的会议,会后有一个重要节目是在维多利亚公园的“东亚城市诗朗诵”。来自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学者和诗人用各自的语言朗诵诗歌。韩国的朴宰雨先生、林春城先生的韩语朗诵,使我感到韩语铿锵悲壮的力量。在学者、诗人们的朗诵结束之后,我和秦岚因为有别的事情没有参加会议组织的观光,却意外看到了也斯先生和英文老师一起组织的学生们的诗“诵舞”现场□□英文和普通话、广东话诗歌配上学生们自己编辑的舞蹈。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三百篇,从《风》到《雅》,文体意识逐渐明朗,《风》的民间歌手们,“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无功利意识,率性自然,最能体现诗歌文体的本来特徵和中国上古代的诗歌美学思想。
  在今天推广“现代汉语规范化”,“普通话化”、“标准语化”的时代,我们要提高警惕,任何语言拒绝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日本青年方言诗歌的实践、舒先生的诗“歌”,也斯先生的多语言诗“诵、舞”,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活的语言的有力尝试。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604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