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汪先恩:成语地图
日期: 15年02月2期
积水谭 汪先恩

翻翻小子的国语课本,方知日本中学也教成语,而且内容不少。日本把成语归纳为熟语,就是既成而熟悉的精炼语句。熟语规模很大,是日语水平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日本的熟语几乎来源于古汉语。有些与中国完全一样,如四面楚歌,自暴自弃,卧薪尝胆,大器晚成,天衣无缝,玉石混交,切磋琢磨,画龙点睛,一触即发,惊天动地等,关心教育的人都能说出“孟母三迁”;有些进行了简化,如把自相矛盾简化成“矛盾”,把指鹿为马简化成“马鹿”,马鹿已成为日常骂人的话,影视作品中鬼子口中的八格牙路,实际是“马鹿野郎”,意思是指鹿为马那样的混账家伙。把守株待兔简化成“守株”,把画蛇添足简化成“蛇足”,把杞人忧天简化成“杞忧”,把拔苗助长简化成“助长”,把五十步笑一百步简化成“五十步百步”,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简化成“渔夫之利”等;有些是独自归纳的,如“粒粒辛苦”出自李绅“粒粒皆辛苦”诗句,“先忧后乐”出自范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言,“鬼哭啾啾”出自杜甫“旧鬼烦怨新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诗句;有些是自创的,如“和魂汉才”,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当年汉学的地位,无奈宗主国衰败之后,明治时期又创了一个成语,叫“和魂洋才”,不过日语的核心至今还是汉学。

课本中熟语的编排图文并茂,孩子们学起来开心。如讲“渔夫之利”,不仅解释其意思,标示出典是刘向修订的《战国策》,还把鹬鸟和蚌的照片放上,更标出故事发生地,易水的地图。时间地点及相关事物,一目了然,自然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就比较透彻。看到这个鹬鸟的照片,才知道我当年学的“鹤蚌相争”不准确。由于日文书中标出了成语的地图,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春秋战国是中华思想文化最灿烂的时期,许多成语故事也诞生于那个年代。其中韩非子是成语故事创作高手,有趣的是他不太敢拿强大的秦国说事,也决不拿他的故乡韩国说事,专拿其它国家打比方,尤其是埋汰人的故事。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说是楚国人干的,而缺心眼的事几乎是小国人干的,如“郑人买履” 和“买椟还珠”说是郑国人干的, “拔苗助长” 和“守株待兔”说是宋国人干的。不独韩非,其他人编故事似乎也有这个倾向,如“杞人忧天”说是杞国人干的,宋国、郑国、杞国都是现在的河南省境内,大概相当于商丘,新郑和杞县一带。这些地方本是中华文明的发祥的,却总被人嘲笑,令人百思欲得其解。

郑国本是周王室郑桓公的分封之地,也辉煌过几代,但到了 “郑伯克段于鄢”,启开了春秋无义战的序幕,郑国被克下去了。

周公这人办事还是比较厚道,怪不得孔子成为其狂热粉丝,周当权后,当年他特地找到大禹的后裔作为夏朝代表,把他封到杞地建国,也许没落的贵族,难免忧心忡忡;周虽推翻了纣王,还是封了纣王的哥哥子微以最高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公爵,地方就是位于商丘的宋国。可惜,到春秋时出了宋襄公这个活宝,演出了著名的泓水之戏。楚国军队来打宋国,宋襄公的谋臣公孙固建议他把握战机,乘楚军渡到泓水河中间时予以打击,宋襄公断然拒绝,认为半渡而击非君子风度。当楚军渡河后开始布列阵势,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固执不动。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结果覆军伤股,为天下笑,估计自那时起便有人拿宋国编笑话。

从成语地图上看,无论你祖上曾经如何强大,如何辉煌,一旦衰败就失去话语权,产生的几乎是负面的成语,秦朝也不例外,最终以指鹿为马注脚。古今多少事,都付成人笑谈中,也纳入学生试题中。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15750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