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2.6万亿
日期: 2013/12/15 21:43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12月12日公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下称《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空账达到2.6万亿。

养老金扩面的潜力缩小

据《人民日报》早前报道,2013年11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披露,2003—2012年这10年间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年均增长8.2%;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在2012年达到3.09,年均增长0.7%。对此,报道解读称,“尽管人口老龄化在加剧,但随着养老保险逐步扩大覆盖面,总的抚养比并不像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一年比一年低,过去10年反而有所增长。”

但此次报告却显示出了养老金扩面潜力缩小的征兆。根据《报告》显示,2012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4.84亿人,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34亿人,都比2011年有显著增长。但与上年度的增速相比,却有急剧下滑,分别下滑了169.47个百分点和161.68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例已经比较高,继续扩面的潜力在急剧下降,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速度比较缓慢。

《报告》相关内容的作者、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教授孙永勇分析,上述数据表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面的潜力越来越小,继续依靠快速扩面来控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的上升难度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记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覆盖面,不惜默许、纵容甚至鼓励个别企业降低缴费率,最终将为制度的可持续埋下隐患。

事实上,依靠持续提升的参保覆盖率带来的缴费人员增加,进而使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大于支出的方式,最终也会随着参保比例逐步稳定而失效。

做实个人账户难度大

据财新网消息,个人账户空账额度在2011年时是2.21万亿,整个制度结余量近2.4万亿。换句话说,如果把结余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在2011年底时旧账尚可偿清。

但到2012年底,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记账额已达到29543亿元,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为23941亿元。这意味着,即使把所有基金积累全部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然会有空账。

而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散在全国,不同地区收支状况不同,不可能让收大于支的省份去补贴收不抵支的省份。

当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单位按职工工资的20%缴费进入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即用年轻一代的缴费支付退休一代的养老金;参保人每月缴纳工资的8%则进入个人账户,长期积累,多缴多得,以减轻“现收现付”的支付压力。

但在制度建立之初,从原有体制转入社会保险体系内的老职工并未充分缴费,其养老负责的国企及政府也未向养老基金注入相应资金。为确保养老金当期发放,年轻一代的个人账户普遍被挪用,由此形成空账。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账户空账并不等于制度亏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盈华强调,由于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本质上属“现收现付”制,基金本身还有大量结余,且有战略性基金储备,公众对此不必过度担忧。但现实数据却说明,做实个人账户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亦在《报告》发布中呼吁公众关注名义账户制。在他看来,中国目前的高增长条件下,实账上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几乎不可能取得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幅的投资收益,甚至连CPI都跑不赢,个人账户基金越大,福利损失就越大。而选择名义账户制,不仅会缓解做实个人账户下的财政补贴压力,个人权益清晰、可携带性强,也更利于实现基金的全国统筹。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5035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