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百岁老人与中国留学生忘年挚交(下)
日期: 13年11月3期
日本百岁老人与中国留学生忘年挚交(下)
八木谷老人在安徽
八木谷老人1934年参加工作,任小学老师。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思想介入到日本教育界,21岁的八木谷一度对教育的本质产生疑惑,辞职考入女子师范学院学习。

1938年,她被派到北京的日本人小学教书。在北京的两年,年轻的八木谷老人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战争的事实。这使得八木谷老人一生的目标成为:教书育人,不能让侵略战争再次发生,一生为中国人民加油。

八木谷老人担任了四十多年年小学教师,1974年退休后,她为留学生们成立了“21世纪留学生服务中心”,同时将自己的家改造为“国际大家之家”,欢迎留学生入住,解决住房问题。我便是其中受惠的一个。

2003年10月,我第一次带八木谷老人和玛丽回中国,去了北京和长春。在北京,我陪同老人去寻找了1938年老人在北京教书时的老地址,去了同仁医院、王府井。老人感慨:“北京变化太大了。”

八木谷老人也第一次去了卢沟桥和 “抗日战争纪念馆”。长长的大桥上,一座座石狮子屹立桥头,眼中仿佛仍能映出当年日本侵略战争开始瞬间的画面。那天人不多,老人缓慢地从桥上走过,抚摸一座座石狮,一路沉默不语。

我们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里,老人买了一本《抗日战争纪念册》,上面详细描述了当年的场景,有图片,有事实陈述。八木谷养女玛丽后来告诉我说:“其实是那一本纪念册,八木谷老人才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当年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当年人身处其中,是不太了解整体的大环境的。”

从北京,我们又飞往长春---我的家乡,八木谷老人住在我的家里,见到了我的奶奶。年纪仅仅差3岁的“同时代人”见面,两双手握在了一起。八木谷老人对我奶奶说:“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作为日本人,要深刻地道歉并反省。”奶奶笑了笑:“咳。日本老百姓也不容易。那个时代,都不容易。”

89岁与86岁两位战争的经历者,在几十年后,以最民间的方式见面,以最质朴的语言诠释了当年的战争与人。

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八木谷老人曾作为优秀教师两次访问中国,受到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人的接见。就在2009年夏天,老人还曾有这样有趣的对话。

我在八木谷老人家里举行了我拍摄的另一部获奖作品《59年的“再会”》(描写我的母亲和外公的作品)的上映会,邀请了母亲的朋友藤田梨那老师也来参加。 藤田梨那老师原名林丛,是郭沫若的外孙女,她和我母亲近三年来一起在做外公的共同研究,听说我的房东八木谷老人见过郭沫若,欣然要来结识老人。

当藤田老师握着八木谷老人的手,告诉她是郭沫若外孙女的时候,老人很高兴:“哦,你是郭沫若的外孙女啊?我见过郭沫若两次呢。”

“哦,是吗?什么时候啊?”藤田老师问。

“就是最近的事儿。见到郭沫若,还有廖承志。我们教师代表团去中国访问的时候。”老人爽快地回答。

“最近??” 藤田老师有点迷惑。“最近是什么时候啊?”

“最近啊。有点记不清,不过大概就是1972年、73年吧。没过多长时间,最近的事儿。郭沫若还在千叶那边住过,我也见到过他。” 老太太自然地回答。

藤田老师和我都笑了。八木谷老人常常微笑着眯着眼睛回忆二十年前那“最近的事儿”,对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而已……


5 八木谷老人与安徽桃花源

最值得一提的是八木谷老人与安徽的交往。1987年,八木谷老人结识了安徽省创办“桃花源”酒店的王兴业总经理一家。王总今年71岁,八十年代时下海打拼,筹建一个名为“桃花源”的酒店时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八木谷老人,八木谷老人借给正在创业阶段的王总一笔经费,当然不久王总便偿还了借款,也开始他们长达三十多年的友情交往。

1991年,安徽省淮南市发生严重的水灾,八木谷为当地学校提供了援助资金,又给小学校捐赠了很多物品,这使得王总一家更敬佩尊重这位无私的老人,待她如自己亲人,每次老人去的时候,王总的两儿两女都左右陪同,虽然语言不太通,但竟然交流顺畅。老人也非常喜欢王总一家老小,这三十多年里近40次往返于安徽与东京之间,被安徽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八木谷奶奶”。

我认识王总是在1996年,王总第一次带领安徽肥西县领导到东京参观访问,住在八木谷老人家里,我帮忙做翻译。在大家到来之前,八木谷老人精心地准备好被褥,特意数次确认中国人的起居习惯,认真的精神让我感动。老人告诉我:“安徽的王桑是真性情的人,这次来东京,我要好好招待。”

第二次见到王总家人是在2004年八木谷老人91岁生日时。王总儿子王晓林带领家人一行前来东京为八木谷老人贺寿。老人非常高兴,又是提前几天就把我叫到她的住处,再次给我讲安徽的王总一家待人诚挚,这次一定要好好接待,让我有时间帮忙做翻译。见到王晓林和夫人王玉兰一行,与第一次见到王总一样,我真切地感受到晓林一家人的善良、朴实和待人的真诚。生日会后,91岁的八木谷老人还亲自带领大家去富士山。老人说:“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有能量的山,希望安徽的朋友们能从富士山上获得正能量。”

之后每次我去八木谷老人家里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她总希望我能给王总打个电话,哪怕说一句“你好”也可以。八木谷老人常常指着照片告诉我,安徽的王总一家就是自己的亲人,每次到安徽,如同回了家。我有时开玩笑说:“您语言不通怎么和他们交流啊?”老人认真地回答:“心与心是相通的,不需要很多语言!”确实,每次老人从安徽回来,总仿佛获得很多年轻的力量,愉悦的表情写在脸上。安徽的王总一家,因为他们的真诚与善良,成为老人晚年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2012年5月,八木谷老人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我去她家里探望她时,老人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密密地写着“5月11日,早4点20—5点10分。 5月12日 早4点50—5点40分,5月13日,早4点40—5点20分……”每天的时间记录。

原来,老太太为了锻炼已不灵便的腿部,每天凌晨起床,从屋子一端走到屋子另一端,放一颗小石头,再走一趟,再放一颗小石头,每天来回走80个来回,放80个小石头。

“今年我还要去中国,你看,我每天都锻炼呢。要去中国,就要练好身体。我一生声援中国,死了也要把骨灰埋在安徽。”

我感动不已。清晨的80个小石头,代表了怎样的毅力和要活下去的动力?清晨的80个小石头,又代表了老人对安徽王总一家怎样的眷恋?

2011年11月。王总得知老人身体不好的消息,亲自带领家人来到东京,看望八木谷老人。那时的老人已经不太会说话,王总见到老人,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去,紧紧地紧紧地握住老人的手,老人也紧紧地紧紧地握住王总的手,几十年的友情与亲情,在那一刻都化作无声紧握,胜过千言万语。

过了很久,老人用尽力气,告诉王总:“我活着,要继续活着。”

老人又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小越,你是好孩子!好好珍惜,与王桑的缘分……”。

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在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那也是王总与老人最后一次的会面。

八木谷老人一生接触很多中国人,王总是八木谷老人最欣赏的一位。王总也是对八木谷老人最仁义的一位。八木谷老人常常对我说:有机会一定要带你去一次安徽。安徽的王桑一家每个人都“有真爱”。我死后要葬在桃花源,那里是我的第二个家。“

老人要带我去安徽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6 永恒的财富

十七年与八木谷老人交往的岁月,她以一个经历过无数人生体验的老前辈,教给了我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她打破了我曾经有的日本人的固有观念,老人广阔的胸怀和一生为他人的大气,也让我一点点理解,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人。


我总结了一下八木谷老人值得让我一生学习的几个特点。

1, 八木谷老人一生都热爱学习。

我所见到的八木谷老人,每天都在读书。外国名著、日本名著、中国名著,各类哲学人文宗教等书籍,老人都看。这样使得八木谷老人形成了大气深邃的思考方式。老人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了解到人性特点;能从孔子那里知道“为师之道”;能从基督圣经中学到“爱”的深意;也能从佛学的禅境中理解“佛祖心中”的境界。她读书之多、涉猎之广,使得她能保持深刻的洞察力和博大的人文关怀。爱学习,也让她常说:“今天的我又比昨天成长了。”

是的。90高龄的老人,还一直和我学中文,每学会一个新单词,她就像孩子一样开心。韩国电视连续剧《冬之恋歌》流行时,老人又成了韩剧粉丝,《冬之恋歌》反复看了很多遍,还能分析出韩剧之所以能吸引人的文化特征。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每天不断地学习和思索,让大脑一直处于年轻活泛的状态,这大概是老人健康一生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值得我学习一生的榜样。

2, 八木谷老人用一生时间推动亚洲的和平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难的国与国关系之一。这两个国家,曾经有上千年如同父子兄弟般的友好关系,至今仍保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渊源,但是,七十二年前发生的日本侵华战争,制造了世界上最惨烈的侵略与杀戮,也给我们中国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的中日关系,没有从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中逐渐友好正常,反而在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的纪念年份里,走入了以往从没有过的最危险时期。

年轻的日本政治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一段战争,他们忘记了战争曾经带给亚洲人民多么大的灾难,也似乎忘记了战争带给日本人民多么大的灾难。

但同时,日本有许多民间人士,在深刻地反省战争,并用他们一生的实际行动来弥补战争给亚洲带来的灾难。这份执着,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八木谷老人就是其中之一。人性的善使得八木谷老人在经历过战争后有了一生的目标与使命---告诉年轻人战争的残酷,用一生来为亚洲的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中日两国还存在很多纷争。面对日本这个国家,我们该如何评判它的罪与过,如何客观冷静地分析它的长和短,是我们国人的重要课题。我爱自己的国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理性地看待分析中日关系,做符合两国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尽管很多的中国人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日本老人,但是,她用一生呼吁和平,声援中国,我相信,会留在历史的回音壁上,经久不息。

3,八木谷老人总在思索“爱”与“活着”的真正含义。

“爱”与“活着”这两个词大概是八木谷老人对我说的最频繁的两个词。她心中的“爱”是一种大爱,爱世间万物,爱人,爱生命本身---因为老人有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情感,所以她每次对我所言的“爱”都是发自内心的对世界的关怀与博爱。

一次我与老人去伊豆大岛,在城市里长大的我,对老人院子里的蜘蛛等昆虫很害怕,每每抱怨。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大自然的所有生灵都有它们存在的理由。要爱护生灵,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的所有生灵共生共存,才是人类未来的道路。”

人类未来的道路?---如今的人类,在高科技的纵容下,破坏地球生态,屠杀珍奇动物,加速全球温暖化,化学药品催生食品……还有人类之间的战争,在不同的国家和宗教地区枪声入耳,每天都有饥饿贫困战死的孩子……老人用她百年的智慧告诉了我人类未来的道路,言简意赅。

去年(2012年)的一天,我去看望住院已久的八木谷老人,简单的聊天之后,我问了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您怕死吗?”

老人听了我的问题,淡然一笑,慢慢地回答:

“不怕。你看,花草树木都有生命,枯萎了,春天还会再长出新芽。其实人也一样,一个生命消失了,还有新的生命鲜活地出来。”

“那您相信灵魂吗?”

老人想了想,说:“灵魂是什么呢? 如果我今天说的话,你记住了,那么我的精神就延续在你的生命里了。这就应该算是精神的灵魂吧。”


在百年的生涯里,八木谷老人爱大自然的万物,爱所有的人,在纷乱的战争中,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老人保持自己的善良,纯正、执着与正义,超越国籍,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拥有爱的真正的人的楷模。

她的精神,活在我的心里,带给我一生用之不竭的“永恒的财富”。


追记: 安徽之行

2013年9月19日,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人终于踏上了合肥的土地。为了八木谷老人的遗愿,也为了我多年的心愿。

傍晚5点45分,飞机降落到合肥机场。一出机场,桃花源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冬梅姐(王兴业总经理的大女儿)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再仔细看,何止冬梅姐,还有大哥王晓林、大嫂玉兰姐、王磊(王兴业总经理的小儿子)的妻子丽丽和女儿王姝敏、还有育红姐(王兴业总经理的小女儿)的儿子淘淘,大小六口人,都等在候机厅里。

一瞬间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中秋节之夜,忙碌之时,他们开车一个多小时,这么多人如此隆重地来接我们,受宠若惊,感动不已。

两辆帅气的奔驰车行走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八木谷老人向我无数次提起的桃花源。漂亮豪华的会所里,王兴业总经理就等在那里。我迎上去,紧紧握住王总的手,认识王总十多年,每每在日本会面,这次终于得以相聚桃花源!


会所的家宴。王总一家几乎都到齐了。这家宴的场所我熟悉,八木谷老人常给我看的,就是在这里拍的与王总一家的合影照片。就是在这个饭桌前,所有人都笑得幸福甜蜜…如今,景色依旧,八木谷老人却已西去。


中秋的夜晚,月亮很亮、很圆。海上升明月,“天地”共此时。

9月21日早晨。

冬梅姐早早到酒店来接我们,我们一家和冬梅姐、育红姐一家来到了墓地。

八木谷老人的墓地就坐落在王总家族的碑林之中。黑底金字,异常醒目。

站在八木谷老人的墓地前,我轻声地用日文向老人汇报:八木谷奶奶,我们一家来看您了!这片土地,有着您三十多年的美好回忆。桃花源是您的家,遵照您的意愿,您回家了!王总一家待我们如亲人,我们以后也会经常来看您的。“
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仿佛仍然能听到老人的声音:我一直声援中国人民。

我一直爱着桃花源。

短短的三天合肥行,我们满怀着王总一家的浓浓亲情,又踏上了旅程。冬梅姐为我们买了最好的高铁车票,二姐夫和玉兰姐一直帮我们拿着行李,送到火车的车厢内。热热的天气里,心更是热热的。

八木谷老人带给我们与桃花源的亲情纽带,会延展到永远……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3/14991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