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重访绍兴
日期: 13年06月2期

■ 冯学敏:文/摄影

 

我和历史名城绍兴有着不解之缘,不仅因为她是现代大文豪鲁迅的故乡,而且她也是我母亲的故乡,所以在我的身上自然就有一份特别的亲情。

绍兴旖旎的山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及由此而孕育出的淳朴的乡情民俗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这里是我人生体验升华的地方,也是我摄影创作的源泉。旅日25年,我已先后20余次来到绍兴,或寻幽探胜,或走访古迹,或体验民俗,用摄影来展现她迷人的风姿,以寄托我对故国的眷恋之心。

今年5月的连休,我再次来到绍兴,回到外婆家看望老朋友,品味绍兴酒,叙叙旧情。

一、水乡绍兴

绍兴之于我,是一种情怀。小时候,常听母亲唱摇摇摇、摇到外婆桥。我想,大多数江南人都是听著这首童谣长大的,而那座外婆桥也便是人生第一个渴望、第一个追求。神秘的外婆桥上有慈祥的外婆坐著、等著,她的身边放著一只小藤篮,里面有许多许多好吃的东西……

2500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受命筑城立敦、分设里闾,从此将绍兴砌进了中国古城史。巍峨的寺塔、苍劲的石刻、轩昂的府第、雄伟的殿宇,乃至一条深巷、一个台门、一株古树,无不传递著历史的悠悠回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在此创造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辉煌业绩;南宋高宗赵构空怀壮志,苟安江南……。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以绮丽的水乡风光而闻名于世。古城几乎是由黛瓦粉墙的民居,阡陌纵横的小河以及千姿百态的石桥组成。河道纵横,舟楫穿梭,背纤的青石塘路绵延不绝,古朴高耸的拱桥时隐时现。乘上乌篷船,欲乃声中饱览水乡泽国胜景。既使在绍兴市区,河道如同马路条条畅通,划船就可以走亲访友。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的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苹洲烟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幅唯独绍兴才有的画面。

绍兴老街是明清风格的建筑群,或一街一河,或一河两街,悠长而多姿,颇具特色。街边鳞次栉比的商店,青石板铺砌的路面从商店的屋檐或雨廊下通过,古老的水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河里。赶集的人熙熙攘攘,一半在石板桥上溜达,一半在脚划乌蓬船里晃悠。桥桥相望、洞环相对,远山近水连于一体,好比世外桃源。

水被看成是绍兴的城之魂,人之灵。水乡、桥乡、酒乡几乎成了绍兴的别称。

徜徉在古色古香的绍兴老城,穿梭于古城粉墙黛瓦之间,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意韵,漫步在水城经典风貌的窄窄的青石板路上,青苔、黑瓦,以及原汁原味的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等古韵犹存的古老院落,象是一幅幅江南水墨画,美不胜收。

二、绍兴老酒

小时候,在上海常看到太婆、外婆用大碗套小碗烫著绍兴酒美滋滋地畅饮。每次帮太婆去买绍兴酒可得2分脚步钱,太婆80多岁,外婆到了90岁高龄依旧不改长期养成的习惯。我经常想,这绍兴酒真有魅力。其实我原来烟酒不沾,自25年前开始拍摄绍兴酒的专题以后,便迷上了绍兴酒,偶尔会喝一点。

绍兴老酒在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之后,不仅没有改变它原有的清冽和甘甜,反而变得更加浓冽和甘醇,芬芳四溢。绍兴老酒是名副其实的酒。

酒是绍兴的灵魂。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雕花酒等等,各有特色,芬香馥郁。漫步酒城,如入酒窖,在弥漫著酒香的空气里,开始吸进去的是酒气,呼出来的是浊气,随后吸进呼出的便皆是酒气了。那种通体透著芬芳的舒泰实在是无言语可以形容,渐渐地我再一次被绍兴酒特有的醇香所俘虏。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酒是醉人的,它的魅力来自于浓郁的芬芳和甘醇的滋味,同时也来自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工艺。南北朝时,绍兴酒被称为山阴甜酒,成了宫廷名士的嗜好品。唐宋以后,更成为历代皇朝的贡品。而民间习俗里,家里生了女儿,要酿酒一缸埋入泥地或打入夹墙贮藏,待女儿出嫁时取出,作为嫁妆别称女儿红。由于发酵贮藏的时间较长,取出时往往只有半缸多酒。但酒质稠厚,其色如漆,甘而醇。启封时酒香扑鼻,满室芬芳。

几千年来,绍兴人酿造了老酒,老酒也醺陶了绍兴人。沧海桑田,绍兴人却糯醇依旧。行走在绍兴的曲巷小街,随时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平民生活的真实气息。看绍兴人酒喝茶有滋有味,而绍兴人自己所称道的是那种兴致悠悠的小酌对饮。一张小方桌,两把竹椅,临河一搁。几碟自腌的小菜,一盘清炒的螺丝和青鱼干,一边咪酒,一边聊天看流水,那份自得其乐实在是令旁人非常眼馋喉痒的。

绍兴人喝酒讲究,虽大碗斟酒,却小口酒。这一个含有的意思,却又比多了一层情趣。大口吞饮,是北方人的豪爽,小口咪酒,却是绍兴人的幽默和淡然。所谓美酒佳肴,要的是物性相资,互相映发,喝酒,喝的是味;生活,过的又何尝不是味呢?绍兴人深谙此理,所以他们淡然,平淡中自有夺人的魅力;所以他们智能,静对流水,却不发傻,一味咪酒,连说话的声音也是糯糯的。

虽然现在山珍海味也巳进入平常百姓的灶头,但绍兴人依然喜欢端著酒碗,就著那碟梅干菜烧肉、那碟竹笋、那碟茴香豆、那碟撒著葱花的炒螺丝,那醉鸡、那醉蟹、那醉虾,还有那代表绍兴食文化的臭豆腐。

我先后20余次到绍兴拍摄,每次都是和老朋友董建成骑著自行车走街穿巷,遇上风土习俗的特殊日子,便加入其中。婚庆典礼时,挤进欢闹的洞房用相机看热闹;殡葬仪式时,又会尾随送葬队伍之后体察悲情;赶上春节社戏,就登高如孩童;而平日最感兴趣的还是街巷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景观。虽然绍兴面临著现代文明的洗礼,但头戴乌毡帽的绍兴人依然保留著古道热肠和纯朴的民风。相见语依依的情景随处可见,如同一种洋溢著温和人情的民俗风情画。

2500多年后的今天,绍兴虽然还顶著一个古城的头衔,但古色古香的古镇中巳开始高楼林立,她将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绍兴古城……

三、重逢创意工作者”——董建成

董建成,一位性情中人、一位孜孜不倦的跨界综合创意耕耘者、咸亨新天地的艺术总监、咸亨集团文化顾问,一位土生土长的绍兴文化人。

我自1989年开始绍兴采风起,一直是由时任市少年宫馆长的董建成陪同的。

董建成当过洗碗工、代课老师、测绘员,又卖过布,当过时装表演队长,一不小心他成了引领时尚的创意青年1989年进少年宫,后来创办的集午蹈、音乐、美术、书法等一身的幼儿少年辅导学校的小燕子艺术中心,闯出了文化创业新天地。座落在市中心没有吵杂声、车呜声,唯有布谷鸟声的如同生态园的教师进修学校内的小燕子艺术中心,每期为4个月,每年培训有3000人次,不仅有当地小朋友,还有外地及境外的小朋友。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小燕子艺术中心培训理念的教育下,至今已有50多人考上了国内顶极艺术院校。创作的《社戏》、《台门往事》、《茉莉花》获全国舞滔比赛金、银奖……。2012年还荣获绍兴市幼儿少年民办教育唯一的优秀奖。如今小燕子艺术中心集艺术培训、艺术设计、艺术传播为一体,董建成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董建成本人又是一位摄影家。2005年曾被评为哈苏摄影大师佳能优秀摄影师称号,出版了《水乡夕拾》、《中国江南古镇》等图文书籍18本。他是80年代开始拿起相机的,看到无数传统文化建筑在推土机下迅速消失,他决定用自已的镜头聚焦在绍兴文化遗产,为古越大地那些精美的老屋古桥、祠堂、绍剧、越剧作最后的留念,1998年至今已拍下了4万多张老绍兴照片。通过镜头我常感动又感慨,我们先人在创造生活的同时已经创造了那么精美的艺术。老绍兴,几千年的智能的结晶,如此厚重、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古城,必须要尊重。在现代城市发展和历史面貌的冲突中,要用科学的态度、历史的眼光、理智的措施来传承。创新不是破坏,既要保护好古城,又要满足当代需求。董建成如是说。

创意是他近年来涉足多个领域最核心的精神动力,创意创新创业让他的生命充满精彩。也许因为多次承担绍兴重大演出和晚会的舞美设计,感受到背后更大的刺激是绍兴设计业的落后。设计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观的文化与经济附加值。但绍兴设计的落后直接影响绍兴传统民族产品的销路和形象。正是这种不落伍的精神,使他开始把创意重点放在艺术设计上,以跨界综合设计理念,尤以在山东作的农村综合体设计,以环保为出发点改善民生为著力点,获得成功,广受好评。他还计划将历年来拍摄的绍兴文化遗产出一系例丛书,希望绍兴文化的精华继续发挥推动作用。提升文化业附加值。

董建成的最成功之作莫过于是他参与咸亨新天地重建的再创作。

咸亨酒店的咸亨两字出自《周易.坤卦.彖辞》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句中,寓意酒店兴隆、万事亨通。酒店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筑风格,屋檐下正中悬挂著白底黑字的店匾横书《咸亨酒店》四字。光绪20(1894)开业,1981年鲁迅诞生100周年时,老店新开。2007年又改造扩建,占地5.7万平方米,2010年再开业。咸亨酒店的理念表现为三个字:水、忆、家,即为梦里水乡、绍兴记忆、温馨之家。

咸亨新天地将酒店提升为对江南文化、越文化的传承,以名城、名酒、名士、影城、古玩、土特产、娱乐、风情于一体,以鲁迅文化为主体的中心酒店,

咸亨酒店浓缩了绍兴酒文化的醇厚韵味,总是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还有那茴香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9/14768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