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账雪非
挕跄鳊生是刚来日本时在朝日新闻文化中心汉语班的学生。离开那份工作10多年了,他一直坚持用中文写信给我,后来改为给孩子写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精神动力就是快乐地活,快乐每一天。他的快乐源泉中包括学习中文、高中棒球、以及日常中所有日常事。
信中,他总是提到对生活对人生的感谢和感恩。最近再次说,反思自己的人生之所以幸福美满,是因为遇到了夫人,说她年轻时非常漂亮,现在虽然是老太婆了但在自己心目中依然是美人。他曾经携夫人来过我家,来时带著夫人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女人真的很美,不仅仅是年轻美,而是真的出众天然美女。叫人感叹的不是美女成老太婆的岁月流转的虚无,而是一个男人能把看私有美女的眼光置于心中并天长地久。这似乎远远超越了个人操持的自我约束力和倾倒钟情等等可歌可泣的忠贞之德,而是源于一种自我完善的人生观。能自我觉知到自身生活中的美和好,才能真正体验到现有的日常化的简单幸福。简单的幸福才长久,才不易遭到破坏。从这一意义上说,挕跄鳊生不仅是我的人生先辈,还是建设并享受幸福人生的楷模。
曾经应邀到他家去过一次。他来接我们,从车站到他家一路介绍沿途街店的传统和战争前后变迁。亲自下厨炸天麸罗。夫人和小孩温习清唱著她给小孩制作的歌本上的童谣,诗情画意,毫无造作。
刚刚认识时,听说我的小孩还在中国,并且很小,有一次上课的时候,他带来一份给孩子的礼物□□一本日本童谣集和一盘童谣磁带。歌本是夫人用文字处理机打印的,插图、钉制、磁带翻录,都出自夫人之手。
那是1991年。次年春天,不满5岁的女儿来日本时,一句日语不会说。但是,她很喜欢这套日本童谣集。与其说喜欢童谣集,她更愿意的是跟妈妈身体相偎依著一起看著歌本边听边学唱的睡前光景。歌本插图上有她当时的涂抹,那时候她不认识日本字,就一边听著,一边给小人儿和小动物涂颜色。
刚上幼儿园时,每次去接她,老师总是面带忧色说“孩子不懂日语,怕是很寂寞……”但是,不久后某日,老师喜笑颜开地说“孩子今天很开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我们今天唱歌的时候正好有一首歌她会唱,看见她能跟大家一起唱歌儿我太高兴了。”这样说的时候,年轻的老师眼中要溢出泪水的样子。我也一样高兴。心花绽放的深处,是对TM夫妇的感激。单单把这件事当作一件日常性援助来看,它是一个很简单的小事。由于美好,随著岁月的深入,它的发生和存在,日渐醇郁,散著香,投射著长长的光影。置于长远人生大幕中,越发感受得到它的美好。这是一束包涵人间佑护的充满爱与善的春韵般的光环。想到这件事,脑中就浮现四个字□□花香四溢。
退休前,他在一家地方广播局做局长,业余爱好是到甲子园球场去给高中棒球大赛助威。年轻时,他曾是甲子园高中棒球大赛啦啦队队长,他把当年做队长时代球场上振臂高呼的大照片复印在信纸上,配上中文解说词介绍给我。那是当年的报纸新闻图片报道,是他一生的自豪。图片上十七岁的他,头发被他大张的口和高伸的臂蓬起来一般,浓密黑厚。解说词里他说“我现在虽然头发所剩无几了,但是甲子园的梦仍在我心中……我永远享受著青春。”
接触过很多日本人,有过各种各样的来往。20年相处下来,保持一年一张贺年片二、三年通个电话的,有那么几位。跟这位TM先生一家的关系,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从未达到你来我往亲密无间到无所不招以致陷入泥沼般些微参差滋生的程度。淡淡的,铺展在异国他乡的岁月里,成为与很多日本友人来往的关系中一个思之生慰的人生风景,回味起来,似可感悟到交响诗般的旋律。
美好的感觉,往往是蕴含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中。当然,如果用好人好事的定义去拔高它,就索然无味了。
2009年,曾给挕跄鳊生夫妇寄了一封信,信中添加了当年歌本儿的图片。这本不知被孩子翻看过多少次的小歌本儿,已经四角翻卷。信中片断如下:
……夫人手制的《日本童谣》,是我们家的贵重珍藏。那盘磁带不知听过多少遍,可以说女儿就是听著这些童谣度过了异国的童年。每当想到这件事,心中充满感激。不仅是对您和夫人的友好、善良、体恤、多才多艺的感谢和钦佩,还有对世间和平慈爱的人之爱心的感动。遇上这样的友人,是我们的幸运,感谢今生有这份缘。
最初到日本的时候,日语不好,对日本文化了解浅显,也没有钱。但是承蒙很多像挕跄鳊生夫妇这样友好人士的帮助和关心,我们度过了最初几年的困难时光。现在,那些帮助过我们、善待著我们的朋友们,都年纪大了,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给过我们援助的每一位友人。每一个关爱的笑容,每一句温暖的话,每一件小小的礼物,都是扶助我们渐渐融入日本社会的力量。
夫人1991年7月制作的歌本,距今已经18年了。夫人的爱心、细心、文字处理、插图以及装订技术,不是一般人谁都能达到的水平。这本小册子,是我们的内心珍藏,也是我们得以向朋友炫耀的资本。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它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