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吃的回忆 / ● 刘大卫
日期: 03年07月4期
  我光脚的身高是179 米,所以我跟别人说身高180,因为我在公开场合都穿了鞋。现在的 体重(穿条内裤)是88公斤,是个比较◇梧的男人。当然,这是我自己的定义。按照很多现代人的计算方法,会得到我是个胖子的结论。这个结论并不使我沮丧,相反,谁说我胖我都很高兴,觉得那是在夸我呢。但是,如果有人接下去说,你该想办法减减肥了,我就非常反感:我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十年才攒了这身肉,我容易吗我!
  说实在话,我对瘦子很不以为然,甚至狠狠地想过,瘦子如果跟胖子犯了同样的罪,瘦子要罪加一等。因为他们还有一条:浪费粮食罪。我相信,任何一个瘦子吃得都不比我少。每当我看到一些身高跟我差不多,却很苗条的男人,总想质问他们一下:人都应该有良心,吃多少拉多少,你对得起那些粮食吗?你知道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堋吗?是粮食啊!
  我1965年出生,成长在华北平原。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平原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地,华北平原又是中国最平整的土地之一,南方人难以想像那种地势。我小时候对於山脉一无印象,就是因为我的家乡太平坦了,撒开欢跑一天也碰不到一个坡。我家到北京160公里,连一个坡都没有。而且直愣愣一条路,一个弯也不用拐,就直接进了北京城。我总在想,如果路上没有别的车辆的话,从我们家出来,把方向盘拿绳子绑住,你就可以睡觉了,车子肯定能准确地开到北京。当然,到了北京要踩刹车,不然就奔承德去了。
  我小时候,家乡有树有河,鸟语花香,农作物随著四季变换著田野的风景。现在这种景象都看不到了,树没有了,河乾涸了,原来的麦田都盖上了房子。我小时候,土地平整而肥沃,气候也不错,我不记得发生过什堋旱涝蝗虫之类的灾害,每年的粮食收成都很正常。麦子玉米黄豆杂粮,按时收获。但是我小时候很少吃到白面(小麦粉),主食总是玉米甚至白薯磨成的粉。那些东西属於低等农作物,人不能总是吃那些,吃多了很反感。我们家乡把玉米叫棒子,玉米粉叫棒子面,毫不夸张地说,我是吃棒子面长大的苦孩子。
  棒子面加工很简单,直接把玉米粒磨成粉就可以。棒子面很粗,没有黏性,作食物是很勉强的。那个年代,河北人用土灶的大锅做饭,用棒子面贴 子。就是把棒子面和水以後,揉成一个个棒状,然後贴在烧热了的大锅内侧一圈。锅要烧热,否则 子贴不住,因为棒子面没有黏性。有那堋个歇後语:凉锅贴 子──溜了。我们一听就懂──锅不热, 子肯定会出溜到锅底去。锅底的空间还可以做其他的东西,比如煮粥,蒸白薯,或熬白菜。大家都知道窝窝头,那也是棒子面的产物,蒸窝窝头用笼屉,窝窝头的形状好像比 子高级一些,味道是一样的。我是长子,年龄稍长就要偶尔帮父母做饭,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把棒子面揉在手里贴 子或蒸窝窝头的感觉。新产的玉米还有些鲜味,陈玉米或者过夜的窝窝头,都非常不好吃。添加了黄豆面的窝窝头或 子,味道好一些,因为黄豆本身有油性,有香味,所以那样混合起来的窝窝头,算是改善了生活。棒子面做的菜团子可说是棒子面食物里最好吃的了,其实就是用棒子面兜住一些菜馅,这样味道更好一些。大家都在说旧社会吃糠菜团子,其实我们吃的东西跟那些差不多。我很早就对那种“ 新中国红旗下”的说法怀有很倔强的反感:“旧社会”吃的不好,还能差到哪儿去呢?我们已经连最低级的农作物都吃了,难道“ 旧社会”的人们不吃农作物?他们还能吃什堋?吃石头?
(待续)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142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