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竞争力排行香港第一
日本急遽下滑低于中国
中文导报综合消息(记者 张石)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日前发布了《世界竞争力年鉴2012》,在被调查的59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排在第一位,美国、瑞士、新加坡和瑞典分列2-5位,中国排名第23,日本排名第27。
中国香港在2011年的世界竞争力评估上与美国并列第一,今年则更将美国比下去。除韩国与去年持平,维持在第22位不变以外,亚洲其它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名均出现下滑,中国由去年的第19位下降到第23位,日本由去年的第26位下降一个名次到第27位,台湾地区也下降一个名次,由第6降至第7。遭遇欧洲财政危机的西班牙(35→39)和希腊(56→58)排名也出现下滑,但爱尔兰(24→20)和意大利(42→40)却有所上升。在基础建设中占中心位置的能源领域,日本从去年的20位下降到第32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经济学家指出:日本的电力基础建设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急遽下降,日本要阻止竞争力评价的下降,必须尽快对应电力不足问题。
除了“3.11”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导致电力紧张,近期由于欧债危机和日元持续走高,日本经济已经遭遇到接二连三的打击。美元兑日元汇率从2007年雷曼兄弟破产之前的1美元兑123日元一时蹿升到1美元兑75日元。由于日元大幅升值,出口企业因业绩恶化而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裁员。制造企业为了克服日元升值的不利局面,纷纷向海外迁移,旅游等内需市场也极度萎缩,雪上加霜,去年,就连日本企业的主要海外生产基地——泰国也发生洪涝灾害,媒体普遍认为,日本经济已进入了“多事之秋”。
此次排行对日本的政府效能的评价也非常低下,特别是对公共债务的评价在接受调查的59个国家中最低,为第59位。
被评为首位的香港在政府效能、经济表现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香港在经济规模、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生活质量、经济结构等方面都走在前面。
中国优良的商业环境和创新能力为其“成功上位”增加了很多分值,同时,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规模亦带来竞争优势;但中国仍然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尤其是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准备和高等教育方面。
台湾在政府效能的次指标中,“公共财政”由去年的第20位进步到第16名,财政政策保持第4位,商业立法从第28位跃升为18位。
此外,由于科学建设、健康及环境、教育等评比名次都有提升,台湾的基础建设也由去年的第16名提升至第12名。
至于经济表现,台湾从去年第8位退步到第13名,包括内部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价格等5项次指标都退步。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IMD)是国际负盛名与公信力的竞争力评比机构,曾在全球最佳商学院评选中名列第三,其从1989年开始每年发表全球竞争力报告,已有23年历史,目前受评比国家是59个。报告内容为各国政府施政重要参考。
评比项目分四大类,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能和基础建设。2011年采纳331项细项评比指标,其中统计指标占三分之二,问卷指标占三分之一,即有客观数据、主观评断。日本在开始发表年鉴的1989年到1993年一直排在首位,而最近急遽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