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记者 周宏)下个月就是日本3.11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日本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震灾建筑展、东北写真展等,将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重庆、广州、北京国家大剧院等地举办公演和展出,以表达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赈灾谢意。
为了纪念3.11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举办日本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震灾建筑展、东北写真展等系列活动,赴中国、美国、法国三国各地举办公演和展出活动,告知大家日本已经走出地震的阴影,日本将向世界表达谢意。日本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的东北民俗文化“涌水神乐”、“黑森神乐”、“臼泽鹿子踊”和“鬼太鼓座”及Musicians将在这三个国家公演。“涌水神乐”是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灾区岩手县远野市世代传承的艺术。“黑森神乐”则是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灾区岩手县宫古市世代传承的艺术。“臼泽鹿子踊”是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灾区岩手县大槌町世代传承的艺术。
“鬼太鼓座”是来自日本的一个鼓乐表演团体,该团由日本人田耕先生于 1969年组建。他们的音乐源自传统的鼓操和民间音乐,早期被用来驱邪和祈福,后来也被藉以抒发情感。“鬼太鼓座”组合由传统打击乐鼓为主奏乐器,辅以尺八(类似竹笛)、三味线(类似三弦)等民族器乐、体魄健美的舞蹈等。其演奏充满淳朴的民间乐风与日本民族古早时代神秘的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展现了福岛县、岩手县、宫城县等3.11东日本地震灾区重建风貌的震灾建筑展、东北写真展等。届时还有展示日本传统艺术和当下流行文化的舞台,冲绳音乐、义太夫三味线等日本各个领域的音乐家也将参加公演,并与当地的孩子们现场共享快乐,综合展示日本的魅力和活力。
日本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臼泽鹿子踊”将赴中国公演。届时现场观众将会因舞者们雄壮而细腻的舞姿及恢弘的伴奏深深陶醉,终场后要求返场加演的掌声经久不息。“臼泽鹿子踊”是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灾区岩手县大槌町世代传承的艺术。“臼泽鹿子踊”的舞者称,此次公演的目的之一是向灾后迅速提供物资支持和派遣救灾队伍的中国表示感谢。“臼泽鹿子踊”以岩手县大槌町为基地,主要在岩手县沿岸地区巡演。大槌町在震灾中受难深重,许多“臼泽鹿子踊”舞者也都不同程度受灾。
3.11东日本地震一周年纪念写真展展出“东北——风土人情”,由多名摄影家拍摄的作品组成,这些摄影家通过去年一年深入灾区,拍出地震灾区灾后的人生写照。另外,“鬼太鼓座”组合的演奏,可以从简洁、有力的鼓声中感悟出无以比拟的坚毅的力量。有时令人窒息的单一节奏的鼓乐片断会长达数分钟之久,体现出一种无畏、坚韧,一往直前的音乐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