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戴敦邦笔下的辛亥人物
日期: 11年12月2期
■ 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 祝君波

 

这次戴敦邦先生所绘辛亥历史人物百图原作在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东方出版中心同时出版的《纪念辛亥百年戴敦邦绘人物谱》画册在日首发,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和看点。

戴先生是海上丹青高手,他的画风承续前人陈老莲、任伯年以及版刻人物画的传统,形成了自身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的特点。他的画册每次出版,都能吸引很多粉丝。这些年来,他所绘的作品已有几十部(套),其中以《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金瓶梅》五部巨著的创作最显功力,可谓工写结合,笔墨精到,收放自如,形象生动传神而又雅俗共赏。

在人们的记忆中,古典传统人物画已成了戴先生的艺术符号。然而近几年,由于时代的需要,他也欣然受命,创作了《中华民族人物谱》和《辛亥历史人物谱》这样的现代绘画。前部共绘五十六幅,反映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特点,成为庆祝建国60周年的献礼产品。后部绘人物百图,反映辛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这两次重大现代题材的创作,使戴先生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的形象得到了确定,同时在他自身的画风方面,也是一次现代的转型。戴先生对我说:我一辈子画传统,虽然也难,但人物在我心里还是胸有成竹的,信笔画去,很有把握;这两次画现代题材的作品,确是一个挑战。但是,看他这两次的成果,应该说十分成功。

人物就是造像,造像要像,这是戴先生现代人物创作的一个要义。他认为虽然中国画强调不似之似,但人物画还是要画真,张三是张三,李四是李四,不能千人一面,百人一腔。现代人物与古代人物的一大不同,是要更具像,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特点;九十多位辛亥人物,也都各有个性和故事。为此,画家就要深入生活。戴先生为了辛亥人物的创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资料。由于一百年前存像技术的局限,加上有的志士二十多岁便就义,资料的收集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助手们提供的他嫌不足,还多次亲历图书馆、档案馆搜寻。在持有图像的基础上,戴先生以写真的笔法,细微地进入创作境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中国画人物线条为主的技法中,融入了西洋素描、明暗技术,使许多人物如孙中山、康德黎、吴玉章等目光如炬,炯炯有神,既真又活。他还抓住人物的细节如衣饰、体态、道具、兵器等特征,勾勒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作品发表以后,读者为之惊叹不已。

二是善于将人物置于具体的环境中加以刻画,景物交融,衬托出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打破了人物画如肖像画一般的刻板、乏味,而更显生动、活泼。如邹容以《革命军》一书的出版和苏报案为背景画;陈天华则抓住他惊人的跳海自尽瞬间,以唤起民众的觉醒;《黄兴率革命党人攻打广州总督衙门》一图,描绘黄兴亲率敢死队攻打两广总督府的情景,画中黄兴拿著手枪,两根手指已被打断,脚下则是激战中牺牲的英勇烈士,画面悲壮无比,映衬出黄兴的统帅作用。熊秉坤是武昌起义时的革命军大队长,画家将他放在一群士兵中突现他高擎步枪打响起义第一枪的形象,画面中枪刺、士兵绷紧的脸、马灯的亮光和翻滚的乌云,画活了当时的氛围。蔡锷将军像的背景,是画得密匝匝的军官和士兵,反映出蔡锷振臂一呼众人响应齐声讨袁的场面。这种将人与环境、事件相联系的创作手法,既来源于传统,又有作者的创新和突破。

三是打破绘画的时空界限,把人物与生长的历史事件融为一体,画出历史的场景,让读者从画中读出故事,从而突显人物的性格以及发展过程。这是戴先生在人物画创作方面,艺术上的一大重大突破,也是他勤于思考和善于把握的高妙之处。比如康有为一图,除主要人物画,在背景中又画了上书光绪帝、撰述《大同书》、慈禧干政、戊戌六君子遇难和乘船南逃等重大事件,使人物更丰富。陈其美一图,除主要画面外,还绘出陈其美在上海从事的革命活动如办报、建革命机关、联络会党、加入青帮、从事暗杀等。此外,对于历史人物的处理,画家也很注意突显领袖的作用,孙中山的笔墨最多,绘有多幅图像,幅幅真情,极为传神,也彰显了他的历史作用。

在现代人物画的创造中,戴先生一如他的创作原则:以情入画,以情传神。无论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创作,还是这次绘辛亥历史人物,他都始终如一地了解每一个民族,了解每一个人物,有了理解、感觉以后才动笔。在创作中,他很多次被那些年轻的志士仁人为国家独立,为共和而奋勇斗争、慷慨就义的豪举所感动,以至于老泪纵横,夜不能寐。当今画坛的人物画创作,有些艺术家在探寻个人的笔墨情趣,追求作品的戏笔情调,而戴先生则以为民族立像,为历史留真的精神投入绘画之中。创作辛亥历史人物百图的这十五个月,他闭门谢客,潜心研讨历史和人物传记,沉浸在创作构思中。他每天一早走到画室工作,直到天黑回家。暑去冬来,天天如此。这种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创作精神,令我和我的同事十分感动,以至我们不忍催稿。这段时间,他拒绝了一切的购画订单,一心只想早日完成这一史诗般的鸿篇巨构,使我们看到一位老艺术家的执著和真情。

 

 

 

 

 

 

 

《纪念辛亥百年戴敦邦绘人物谱》序

■ 上海市政协主席 冯国勤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至今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每当危难关头我们民族总有志士仁人舍身救国息息相关。

从19世纪40年代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志士,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先人已去,精神犹存。辛亥革命的另一重要遗产,在于变革过程中先驱们留给我们宝贵的政治思想财富。除孙中山先生的著作之外,邹容的《革命军》、林觉民的《与妻书》、秋瑾的《对酒》等诗文,或思想深邃,或豪情万丈,都曾启迪世人,激励来者,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有鉴于此,藉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之际,上海市政协组织沪上艺术家围绕《辛亥人物与思想.美术创作展》进行创作,旨在借助传统书画艺术的手法,展现先人风采,传承先人思想,鼓舞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本次创作涉及书法、绘画、篆刻等领域,包括《纪念辛亥百年戴敦邦绘人物谱》作品一百幅、《纪念辛亥百年名家书法集》作品一百件、《纪念辛亥百年名家印存》作品一百方。

本册为《纪念辛亥百年戴敦邦绘人物谱》,由戴敦邦先生亲绘。戴先生为海上丹青高手,擅长人物,其画作以生动写实、线条流畅为特征。这套辛亥革命人物谱是其精品力作。他历时十五个月,广收资料,反复琢磨,呕心沥血,终得以完成这一鸿篇巨构。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跨越时空,再现人物当时的环境和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值此出版之际,谨向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戴敦邦绘辛亥历史人物画展出展长崎

编者按: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同时纪念上海市和长崎市建立友好关系15周年,上海市政协将于12月12日~19日在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举办戴敦邦绘辛亥历史人物画展,引起了各界关注。孙中山与长崎关系很深,长崎出身的梅屋庄吉为孙中山及其革命提供了很大支持。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该馆正在举办孙文与梅屋庄吉的文物文献展,展期从今年10月1日到明年春季。本次戴敦邦绘辛亥历史人物画展出展长崎,展出中国著名画家戴敦邦亲手绘制的100幅辛亥人物画,让中日国民共襄艺坛盛事的同时,也重温了辛亥前后激荡的时代剧。

■ 戴敦邦先生简介

戴敦邦,江苏镇江丹徒石马乡人氏。久居上海。自号民间艺人。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81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教授、人文学院教授至退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擅长人物,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收放自如不失精到,形象生动传神,画风雅俗共赏。长于人物的神态,善于点染,线条强烈,描写尽致,使其画自成一格。从他的绘画可见文化的传承。他的作品造型准确、生动,人物线条凝重又流畅,是当前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代表性艺术家。

主要代表作有《红楼梦人物》、《水浒传人物》、《西厢记人物》、《中华民族人物谱》、《辛亥革命历史人物谱》等,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绘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名家。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3814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