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接下了前首相菅直人与财界关系紧张的烂摊子。走马上任后,他需要迅速修复关系。很快,野田就摸清了财界对TPP(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紧迫需求,转眼间野田内阁开始让沉默了半年多的TPP议论升温,准备在11月12日到13日在夏威夷召开的APEC会议上,亮出这张财界要出的好牌。
根据美方的要求和设想,TPP是一个所谓“面向21世纪”、“高标准、全面的”自由贸易协议。以往大多数自贸区协议主要限于降低商品关税,促进服务贸易,很少涉及劳工和环境保护。而TPP不仅将规定取消商品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政府采购、保护环境等规定,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远超过一般自贸区协议。
对于中国而言,尽管美国目前对是否游说中国加入TPP协议的态度暧昧不明,但若TPP今后成为亚太建立自贸区的现实性选择,那么中美贸事务的交涉、谈判中美国无疑又多了一个筹码。目前日本国内对TPP并不是一味支持,很多农业团体举起红牌。
经团联为TPP摇旗呐喊
10月18日,日本最大的经济组织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在接受《读卖新闻》的采访时特别强调了加入TPP的重要作用,“如果日本不参加的话,我们就要成为世界的孤儿。”他说。
美国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在积极施压,推动日本、韩国也逐步加入TPP。如此一来,一个最初由四个小国签署的经济协定,将演变成重塑整个亚太贸易格局的新框架。但这一过程又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国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曾对TPP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担忧TPP零关税的高门槛将给日本国内农业带来冲击,原定于今年6月达成协议的TPP谈判流产。
不过加入TPP的要求主要来自日本的财界。不少日本媒体喜欢用“失落的二十年”来总结日本的历史。日本财界似乎一直没有去反省这二十年日本技术革新出现的停滞,以及旧有的商业模式与全球化要求企业导入开放型的商业模式不匹配。日本太多的企业依旧使用旧的封闭的
“系统”,他们仍然希望保持日本生产向全世界出口的成功模式。财界把失落的二十年这个社会经济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贸易壁垒”。比如,他们在比较了日本与韩国家电在中国、欧洲、美国的竞争状况后,一致认为:“韩国面临的贸易壁垒低,而日本产品面对的壁垒较高,这是导致日本企业的产品出口价格高、销售困难,出口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
野田首相很快就理解了财界的迫切需要,他开始表态:“我希望能够认真讨论,尽早拿出一个结论来。”不过,野田首相的话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强调要拿出结论是重点,这个结论并不是半年来的对TPP不闻不问,而是要给出一个肯定的说法。
内部分歧大
不过,日本政经界对加入“TPP”表现出了很大的不适应。
内阁府为了让国民同意参加TPP,特意拿出一组数字,旨在证明此举能拉高日本0.54%的GDP(约2.7万亿日元)。然而,日本农水省(即农业部)给出的数字则是损失11.6万亿日元,并使340万农民失去工作。这个数字则具体得多,听起来也非常可怕。代表日本产业利益的经产省(即日本经济产业部)发布数字,表示“如果不加入TPP的话,GDP将损失10.5万亿日元,失去81.2万个工作机会”。两者针锋相对,谁也没有说服谁。
TPP主张全面撤销关税,实现劳动力移动的自由化。在关税、劳动力等问题上,日本农业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大米等农产品的关税为400%左右,如果完全撤除关税,当国外的大米涌入日本市场,现在在国家强力保护下的日本农业恐怕难以为继。众多农民将放弃对稻田的耕作,日本食品安全将难以保证。
在更高的层面,日本同样争论不休。前农林大臣山田正彦(民主党)说:“政府的谈判内容都包含了什么,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国民更是一无所知。”把受影响最大的农民置之度外,山田大臣十分愤怒,开始公开和内阁唱反调。
现任农林大臣鹿野道彦说话则婉转了一些,他说:“宣布拿出结论的时间,是不是该慎重一点。”
政调会长在政策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任政调会长前原诚司表示:“正因为日本在关税自由化问题上覆盖率较低,所以影响了日本企业的竞争能力。”他是野田内阁政策的主要决定人之一,力主加入TPP。
事关国内农业等各个方面的经济问题,执政党内自然不依不饶。10月25日,山田前大臣特意找到前原,让他把话说清楚。两人不欢而散,会谈后山田非常愤怒地说前原“不负责任”。前原也赶紧应战,对媒体说,加入TPP的条件对日本不利的话“当然可以途中退出”。老资格的政治家山田知道,一旦外务省(外交部)进入到谈判状态,“肯定不能中途退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