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研究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可逆转。
据新华社报道,该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放缓的原因并不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缺乏,而是增长方式的转变,下一步要在经济放缓中寻求结构调整的重大进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是在北京举行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2008”卷土重来?》上发布上述报告和观点。
报告预计,中国2011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9.3%,2011年全年为9.2%,2012年全年为8.5%。
报告称,经济减速难以避免,在减速中要寻找增长的平衡点,在减速中完成经济结构转型,改变以往那种依赖外需和高投资率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未来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应该看到,减速是有底线的,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不断深化的改革作为保证,应该对中国经济自身的潜力充满信心。
李稻葵表示,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走向有三个基本判断:首先,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欧洲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不可避免,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其次,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放缓的原因并不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缺乏而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具体体现在土地财政、融资方式和银行的盈利模式上。
最后,与2008年的情况相比较而言,中国受这一轮国际经济危机冲击的影响要小于2008年的程度,因为中国经济对国际贸易依存度已经显著降低,预计2011年外贸顺差占GDP的比例只有1.6%左右。
基于以上三点,李稻葵认为,宏观调控不应走回头路,也不应该在放松和收紧上来回打转,而是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一些基础性体制改革,如财税体制、中央和地方关系,官员评价体系、融资结构等方面,改革都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