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新闻晨报
第二架撞向纽约世贸大厦的美联航175号航班发动机正在展出。
手机、呼机、飞机发动机、警车车门、母亲的钱包……这些“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搜救人员在纽约世贸大厦残骸中找到的物品,2日开始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新闻博物馆展出,以纪念“9·11”十周年。
据新华社电 本次展览名为“反恐战争: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新焦点”。
展品为联邦调查局收藏的用于“9·11”恐怖袭击和其他恐怖事件审判的60件物证,包括多部手机和呼机、第二架撞向纽约世贸大楼的美联航175号航班发动机和起落架等。
这是这些物证首次公开展出。
新闻博物馆展览部负责人凯茜·特罗斯特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我认为这里最具影响力的是那些最私人的物品。”
特罗斯特说:“那天早晨,人们把那些物品放进兜里,却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在这一天永远改变。”
谨记所失
一面高大的新闻墙上贴满了报道“9·11”事件的报纸头版。新闻墙前是世贸大厦北楼的天线,受损严重,扭曲成团,完全看不出本来面貌。
新闻博物馆高级副总裁苏珊·贝内特说,一些“9·11”遇难者家属希望公开展出那些东西,“因为他们不希望人们忘却他们那一天所失去的(一切)”。
展览还展出了19名劫机恐怖分子的照片和其中一些人的护照信息。
新闻博物馆坐落于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占地逾2.3万平方米,共7层,分14个主要展厅,展出新闻历史变革、传播手段发展、世界领域趋势和重大事件报道等多种内容,包括3.5万份报纸头版、近4000张展示图片、24个互动项目等。
博物馆入场门票为成人22美元。
那些感人故事……
或许,最令人痛心的展品来自康涅狄格州新伦敦的露特·麦考特。
2001年9月11日,麦考特带着4岁的女儿朱莉安娜乘坐美联航175号航班,计划去迪斯尼乐园共度美好假期。
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世贸大厦南楼。搜救人员在废墟中发现麦考特的钱包,有些损坏却仍算完整。
与钱包一起展出的还有3张信用卡以及一张麦考特与女儿在海滩的合影。
展品中的多个手机讲述另外一些感人故事。
新闻博物馆高级副总裁苏珊·贝内特说:“那些世贸大厦遇难者的家人和同事并不放弃,他们抱着一线希望……一直拨打电话,不停地打,这太令人悲伤了。”
她说,搜救人员深受感染,因为他们当时能够听到手机铃声不停作响。
新闻链接
救援者患癌
几率增两成
据英国《卫报》2日报道,国际临床医学的权威杂志《柳叶刀》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报告。
研究人员发现,世贸中心被毁对很多人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重创,包括当时冲入大楼的救援人员、后来的善后人员和附近的居民。
其中一份报告称,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冲入世贸中心救人的消防人员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烟雾中,他们患癌症的几率比原来高了19%。还有其他的研究报告称,那次灾难对救援人员和目击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伤害。
消防员都很担忧
纽约消防局的医务官员大卫·普利赞特医生和同事对消防人员们进行了长期研究,参与研究的还有耶和华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和纽约蒙特非奥里医疗中心等机构的专家。
普利赞特说:“‘9·11’事件中,消防员冲进了危险的世贸中心大楼救人,其中很多人都是在南楼倒塌后进去的。当时他们的心里除了救人没有其他想法。我 们对在这起灾难中的近3000名遇难者和343名牺牲的消防人员表示关注,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由于那些救援人员的英勇行为,世贸中心才有两三万人得以安 全撤离。”
普利赞特说:“‘9·11’发生后,那些救援人员确实表达了心里的担忧。他们会问:‘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
研究人员表示,担心因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物质中而导致癌症是有道理的,因为世贸大楼的烟尘中含有的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都是致癌物质。
纽约州劳动者健康基金会的詹姆斯·梅里乌斯医生要求政府为消防员建立的医疗项目中加入癌症。
他说:“等到有关研究完成再这么做对奋不顾身去救人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 ”
普利赞特表示,他们进行的研究的好处之一是,2001年9月11日参与救援行动的每一位消防员都已经经过了多次健康检查。而研究者们对他们进行的不仅仅是整体的扫描,深入检查将他们的患癌几率降低了。
一开始,他们被发现患癌几率上升了32%。
加拿大人认为乘飞机
比“9·11”之前更安全
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发现,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前相比,如今很多加拿大人认为乘坐飞机更安全。
根据哈里斯·德西玛民调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受调查者中有40%的人表示,如今乘坐飞机是更为安全的交通方式,而绝大多数人认为乘坐飞机是安全的。
而仅有7%的人表示,10年前美国纽约与华盛顿发生恐怖袭击后乘坐飞机变得更不安全。
这份调查还说,有2/3的人称乘坐飞机的频率与发生恐怖袭击之前没有区别,而有超过10%的人说乘坐飞机变得更频繁。
民调员艾德森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曾一度造成民众恐惧乘飞机。
不过,这份调查数据显示出通过加强安全措施,提高民众对安检流程的认识后,乘客认为乘坐飞机更为舒服安全。
第二架撞向纽约世贸大厦的美联航175号航班发动机正在展出。
手机、呼机、飞机发动机、警车车门、母亲的钱包……这些“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搜救人员在纽约世贸大厦残骸中找到的物品,2日开始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新闻博物馆展出,以纪念“9·11”十周年。
据新华社电 本次展览名为“反恐战争: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新焦点”。
展品为联邦调查局收藏的用于“9·11”恐怖袭击和其他恐怖事件审判的60件物证,包括多部手机和呼机、第二架撞向纽约世贸大楼的美联航175号航班发动机和起落架等。
这是这些物证首次公开展出。
新闻博物馆展览部负责人凯茜·特罗斯特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我认为这里最具影响力的是那些最私人的物品。”
特罗斯特说:“那天早晨,人们把那些物品放进兜里,却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在这一天永远改变。”
谨记所失
一面高大的新闻墙上贴满了报道“9·11”事件的报纸头版。新闻墙前是世贸大厦北楼的天线,受损严重,扭曲成团,完全看不出本来面貌。
新闻博物馆高级副总裁苏珊·贝内特说,一些“9·11”遇难者家属希望公开展出那些东西,“因为他们不希望人们忘却他们那一天所失去的(一切)”。
展览还展出了19名劫机恐怖分子的照片和其中一些人的护照信息。
新闻博物馆坐落于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占地逾2.3万平方米,共7层,分14个主要展厅,展出新闻历史变革、传播手段发展、世界领域趋势和重大事件报道等多种内容,包括3.5万份报纸头版、近4000张展示图片、24个互动项目等。
博物馆入场门票为成人22美元。
那些感人故事……
或许,最令人痛心的展品来自康涅狄格州新伦敦的露特·麦考特。
2001年9月11日,麦考特带着4岁的女儿朱莉安娜乘坐美联航175号航班,计划去迪斯尼乐园共度美好假期。
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世贸大厦南楼。搜救人员在废墟中发现麦考特的钱包,有些损坏却仍算完整。
与钱包一起展出的还有3张信用卡以及一张麦考特与女儿在海滩的合影。
展品中的多个手机讲述另外一些感人故事。
新闻博物馆高级副总裁苏珊·贝内特说:“那些世贸大厦遇难者的家人和同事并不放弃,他们抱着一线希望……一直拨打电话,不停地打,这太令人悲伤了。”
她说,搜救人员深受感染,因为他们当时能够听到手机铃声不停作响。
新闻链接
救援者患癌
几率增两成
据英国《卫报》2日报道,国际临床医学的权威杂志《柳叶刀》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报告。
研究人员发现,世贸中心被毁对很多人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重创,包括当时冲入大楼的救援人员、后来的善后人员和附近的居民。
其中一份报告称,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冲入世贸中心救人的消防人员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烟雾中,他们患癌症的几率比原来高了19%。还有其他的研究报告称,那次灾难对救援人员和目击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伤害。
消防员都很担忧
纽约消防局的医务官员大卫·普利赞特医生和同事对消防人员们进行了长期研究,参与研究的还有耶和华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和纽约蒙特非奥里医疗中心等机构的专家。
普利赞特说:“‘9·11’事件中,消防员冲进了危险的世贸中心大楼救人,其中很多人都是在南楼倒塌后进去的。当时他们的心里除了救人没有其他想法。我 们对在这起灾难中的近3000名遇难者和343名牺牲的消防人员表示关注,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由于那些救援人员的英勇行为,世贸中心才有两三万人得以安 全撤离。”
普利赞特说:“‘9·11’发生后,那些救援人员确实表达了心里的担忧。他们会问:‘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
研究人员表示,担心因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物质中而导致癌症是有道理的,因为世贸大楼的烟尘中含有的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都是致癌物质。
纽约州劳动者健康基金会的詹姆斯·梅里乌斯医生要求政府为消防员建立的医疗项目中加入癌症。
他说:“等到有关研究完成再这么做对奋不顾身去救人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 ”
普利赞特表示,他们进行的研究的好处之一是,2001年9月11日参与救援行动的每一位消防员都已经经过了多次健康检查。而研究者们对他们进行的不仅仅是整体的扫描,深入检查将他们的患癌几率降低了。
一开始,他们被发现患癌几率上升了32%。
加拿大人认为乘飞机
比“9·11”之前更安全
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发现,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前相比,如今很多加拿大人认为乘坐飞机更安全。
根据哈里斯·德西玛民调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受调查者中有40%的人表示,如今乘坐飞机是更为安全的交通方式,而绝大多数人认为乘坐飞机是安全的。
而仅有7%的人表示,10年前美国纽约与华盛顿发生恐怖袭击后乘坐飞机变得更不安全。
这份调查还说,有2/3的人称乘坐飞机的频率与发生恐怖袭击之前没有区别,而有超过10%的人说乘坐飞机变得更频繁。
民调员艾德森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曾一度造成民众恐惧乘飞机。
不过,这份调查数据显示出通过加强安全措施,提高民众对安检流程的认识后,乘客认为乘坐飞机更为舒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