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方正县女孩嫁往日本已成为产业
日期: 2011/08/08 22:49
猫扑

  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方正县是要回国的日本“满洲国开拓民”的集合点。那个战乱的时代,通讯不畅,不少日本人到达方正的时候,日本军队已经走了,数千名日本人因此死于饥寒,活下来的也回不去了,就留在了这里,其中妇女和孩子特别多,后来被称“遗妇遗孤”。方正县郊现在还有周 恩来总理批准建立的日本人公墓。


  这是一个看起来显得很落后的小镇:路很窄,没有高楼,最高的楼好像也不过六层左右。路上跑的大多是旧车和三轮车,一位警察站在十字路口,用手代替红绿灯指挥交通。

  这样的一个地方,就是日本“遗妇遗孤”的“故乡”。比较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就是这个小小的镇上居然有好几所日语学校。在其中一所,我碰到了三个20多岁的女孩子,一发现我是日本人,态度非常热情。

  一名叫小艾的女孩告诉我,她和一个40多岁的日本人通过相亲已经登记结婚,现在正等待日本签证,可能下个月会拿到,然后马上去日本。

  还有一个女孩也准备和日本人结婚。上个月,她的“日本先生”来哈尔滨和她相了亲,现在两人用信件的方式交往。因为日本先生不懂中文,她的日语水平也只有初级,所以她央求我帮她写“情书”。

  另外一位女孩子也很希望与日本人结婚,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在学习日语。她问我,身边有没有单身的日本男人可以介绍给她。

  我问她们:为什么你们都想和日本人结婚?她们笑嘻嘻地说,这里的女孩子都希望和日本人结婚,有些已婚女人一旦得到“机会”,甚至不惜跟中国老公离婚去嫁给日本人。

  后来去日本人公墓的路上,我跟司机聊起这件事。他告诉我,“方正每年有几百个女孩嫁给日本人”。这主要是与历史有关:上世纪8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遗妇遗孤”大批回国,回国后他们不断邀请中国的养父母、亲戚朋友去日本。其中有些人偶尔给老乡的女孩子介绍了日本男人,这些“嫁得风光”的女孩子再回国,又被身边的朋友亲戚羡慕上了。就这样,中日婚介从偶一为之的事,慢慢发展到今天成为方正县的一个“产业”。

  据说,中日婚介是这样进行的:中方的婚介人和日方的婚介方合作,首先把中国女孩子的照片发到日本给男方看,男方挑选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然后来哈尔滨和她相亲。一般见面后互相不是特别讨厌的,就直接去结婚登记处办手续,再拍一套婚纱照,就结完婚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13588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