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铁道游击队再掀红色经典高潮
日期: 05年09月3期
     ■ 桴浮海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以抗战为题材的电视剧纷至沓来,一时间屏幕上炮声隆隆。值此,曾成功执导过《东方商人》、《连城诀》、《燕子李三》等电视连续剧的大胡子导演王新民,再次展现当年“铁道游击队”鲜活的风采,电视剧版的《铁道游击队》在华夏版图上再掀红色经典高潮。为此,笔者专程到北京沙河镇天娇影视基地采访了王导。
     虽然翻拍老题材影片是为纪念抗战,爱国情怀可佳,但是因观众对诸多历史题材在情感上已先入为主,将高度浓缩的电影改成电视剧,重新拍摄并等获得观众的认可难度很大,为此王导煞费苦心。
     “铁道游击队”的剧本最初写完了6稿,但都被王导否定。王导认为,要拍出真实的“铁道游击队”,必须深入实地,于是,派出著名编剧李世明先生到山东枣庄采访考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获得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数据,大大地提高了《铁》剧的含金量,后来,又经李世明再写两稿,才获得通过。
     王导对《铁道游击队》的改编成功地获得了原作者刘知侠夫人的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对原著改编最成功的一次!谈起改编的过程,王导客观地说:《铁道游击队》是家喻户晓的,但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文化局限性,所以,原著存在着戏剧冲突不够激烈、反面人物刻画不够细致、人物性格具有客观局限性、艺术感染力不适合当代人欣赏标准等和现代作品相对比较的不足,所以我们改编就是要丰富这部分内容。
     一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细腻化处理,人物关系清晰合理,形象性格真实再现,呼之欲出。王导说:“红色经典改编可以,但不容颠覆。我们把《铁道游击队》原著中所有的主要情节进行了全部的保留,在电视剧中增加的是一些原著中没有写到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另外还扩充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比较单一的部分。比如原著中“李九”只有一页半纸,我们却一直扩充到20集。我们是想通过李九的悲剧,形成个人的单打独斗和刘洪所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正确路线的鲜明对比,进而可以阐释出反法西斯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为使《铁》剧更加血肉丰满,人物也进行了适当的增加。如日本女记者美惠子和深受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女孩子松尾缨子。美惠子本是来中国采访“神圣的帝国战争”,可所见所闻让她逐渐认识到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进而成为反战人士。而松尾缨子在剧中是日军老牌特务松尾的爱女,最后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二是搜集了大量真实的素材,写出了一批社会底层的江湖人物的各种形态,并通过这种真实社会背景的再现,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更加合理地解释了人物思想变化并逐渐成长起来的战争心理和社会心理。王导说:根据我们对“铁道游击队”历史的调查,证明原来的“铁道游击队”是因为生存原因,而不得不“吃两条线”,最初的斗争只是因生活所迫,自发地组织起来的带有“江湖侠义”之气的穷苦人民,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意义,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改造下,才成为一支正规的“铁道游击队”。也正因为如此消除了过分强调政治动机而忽略人性化表现的距离感,才使广大观众瞬间接受了这部老调新唱的《铁道游击队》。
     三是根据中国历史文化的人格特点,中国人重“义”,只要能表现出这种在中国人遗传基因中的“义”,便可以将观众潜藏在心底的热情呼唤出来。于是,王导将《铁道游击队》定位为“红色水浒传”,并且,山东本来就是展现中国人率直意气的土地,没有豪言壮语,只简单地一句“洪哥,我黄二喜要是违背了规矩,就吃枪子儿,让弟兄们打死”。鲁汉、刘洪等结义时几碗热乎乎的酒,一下儿就引发了国人心中的感动。
     四是武打设计符合当代人的欣赏水平。武打戏近年来在屏幕上虎虎生风,这种极强的娱乐性是使观众锁定频道的原因之一。为此,在重拍《铁》剧时,王导大胆地采用了新时代的武打设计,使观众观看历史题材影片却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356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