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统计数据发布前被泄露的风险,中国国家统计局自本月起调整统计数据发布方式,将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数据发布时间都提前两至三天,并更多采取网络方式发布信息。
据新华社报道,原定于下周五(15日)发布的六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提前至明天(9日)在统计局官方网站上发布,不再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也由下周五提前至周三。同时,在新闻发布会召开前,在官网公布二季度CPI、PPI数据。
新的中国2011年经济指标日程显示,除9月CPI和PPI在10月13日发布外,其他月份的这两项价格数据均于次月9日发布。
对于此次改变发布方式,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统计数据发布前被泄露的风险,更快、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一般来讲,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越长,中间环节越多,发布前被泄露的风险越大。
宏观经济数据
屡被提前曝光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屡屡被提前曝光。去年6月,在统计局正式公布5月经济数据之前,路透社已经提前两天刊发了准确数据;去年6月,中国5月份出口额数据在海关公布之前,被国外媒体报道,导致A股当天发生惊天逆转;今年1月,2010年经济数据发布前一天,网上已经出现一模一样的“网络版”;今年4月,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前一天,凤凰卫视已经报道了相关数据,和官方公布数据毫无二致。
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等不同部委的五人因涉及提前泄露统计数据,被检察机关和国家保密部门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