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林阳吉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所作许多诗中的一首,而跟著这首诗出了名的却是一位名叫柳亚子的诗人。今天就胡侃一下柳亚子和毛泽东的故事。
柳亚子:名弃疾,字安如,号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参加了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成为其主要诗人。后来成为国民党左派。一九二六年他当选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会议期间他遇到了当时也参加了国民党的毛泽东,并请毛泽东在广州的茶楼吃了一顿广东茶点。
1949年2月,共产党进了北京,分别邀请了一些“民主人士”到北京来。柳亚子也于三月应邀到了北京。他被安排住在颐和园内,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接待了,但毛泽东显然没有马上见他。他闲呆了几天后,于1949年3月28日夜写了一首诗,托工作人员献给毛泽东。
《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马□。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这诗八句中就有六句是自我标榜吹嘘,为自己有所要求的“妙句”。
这诗第一句当然就是歌颂毛泽东有“开天辟地”之功,第二句则分别以项羽与刘邦比喻蒋与毛,而自我吹嘘的表示他致力了“说项依刘”的艰难工作。第三句的“夺席谈经”是用东汉时有个戴凭驳倒了许多经学家而夺得讲席的典故,“五鹿” 是用西汉时有个五鹿充宗因讲经讲得不好而被人驳倒的典故,以继续吹嘘他自己有“夺席谈经”的真才实学,而绝非五鹿充宗那种差劲的料。至于第四句,则是全诗重点所在。用战国时冯马□在孟尝君处先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的典故,来表示自己还没配到小汽车而抱怨,认为自己在此虽已经“食无鱼”而还“出无车”,还只在“中舍”而未入“上舍”,而他应该住“上舍”才对呢。
这诗题目叫《感事》云云,而全诗所感之事也就是这一点了。第五,六两句则更卑颜屈膝的表示;“我早已经把头颅都贱卖给你啦,我对你可是忠心耿耿的呀”。这一卑屈,又引出最后两句的另一项要求来,他对最后一句加了自注说;“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先德旧畴,思之凄绝”。
他干嘛要把这段情况特别加注报告给毛泽东呢?所以也就是说;等毛泽东南征成功后,他要自比严子陵,而故居已经没了,希望毛泽东给他在家乡造一栋房子,就像汉光武优待其老友严子陵一样。巧妙地联系前面提到而未引出的冯蹭的另一句“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的话。这样,在一首诗中又表功,又献媚,又要车子,又要房子,这算是怎样的人格,诗格呢?恐怕在中国的诗词中,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喽!
毛泽东在一个月以后写了一首答诗给他,毛泽东这首诗却是写得高明,应当属于毛泽东诗中的佳作;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诗开头两句,指出了柳亚子总共曾为他作的两件事;在广州(粤海)请他饮了一次广东茶,在渝州(重庆)向他要了诗词《沁园春.雪》去安排了发表;
你作的事我都记得,总共就是这两件事嘛!接著两句是说自己离开北京已经三十一年了,现在重到了北京“在春天落花时节读你华美的篇章”,话说得很温馨客气,而接下来五,六两句可就厉害了。“牢骚太盛防肠断”,已经给你住在颐和园了,还要怎样呢?还要发牢骚不满意,弄到断了肠可是你自己的事喽,还是自己收敛一点吧!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看起来没什么挖苦,其实挖苦得比前一句还要厉害,就是说;你自以为功劳大,本事多好,还是放眼多看看别人吧,人家比你功劳大,本事好的可还多著呢。接下来句子中,昆明湖是颐和园内湖的名称,他特别改用了一个“池“字,也就是表示;
你别当它小池子而自以为是庞然大物还不够供养你,你在这里赏赏鱼总比到严子陵隐居钓鱼的富春江好多了。
这“观鱼“两字也正与柳亚子诗中所引用冯马□“出无车“之前说的“食无鱼“联系起来。你已经食有鱼了嘛,还可以赏鱼呢,别要求太过分了。对柳亚子的要求则在不言之中也就全部驳回了。
1957年时正是展开“鸣放”后紧接著搞“反右”斗争,所以其“牢骚太盛防肠断”一句也包含著暗对当时鸣放人士的警告在内。
诗人,是毛太祖一生诸多身份中并不那么耀眼的一个,但却是毛太祖一生戎马生涯的光辉写照。毛太祖曾经也自豪地称自己是“马背诗人”。
毛太祖的诗,大气而沉稳,雄浑而豪迈,朴素而真实,细腻而婉转。毛太祖的诗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承载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这首《和柳亚子先生》之诗虽然不是“马背诗”,但是却不失为佳作一首。其温馨而严厉,含蓄与尖锐,也只能有毛太祖才能写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