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昨日上午刚公布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创34个月高点,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下午就迫不及待宣布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让市场大感意外的同时,也表明抑制通胀回收流动性的紧缩政策丝毫未有动摇。
面对6月CPI可能继续冲高的严峻通胀形势,市场目前依然普遍预期中国央行年内还将加息。不过,有分析师指出,考虑到经济依旧平稳回落,紧银根的货币政策发酵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政策的基调可能会由今年上半年的“抑通胀”转向下半年的“稳增长”。
中国央行昨日宣布,从下周一(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昨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中国5月份CPI上涨到34个月新高的5.5%,反映通货膨胀问题仍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尖锐问题。
昨日是中国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12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而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并已连续四次加息。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须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可用来放贷的资金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降低。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分析称,中国央行今年来连续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紧缩措施还将持续。
他指出,量化收缩措施下,5月份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只是温和放缓,而投资需求却仍然坚挺,因此中国政府还有充裕的空间来打击通胀。他并预期央行还将在年内加息一次,以进一步抑制通胀,并还将在未来数月内实施量化收缩措施以回收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
屈宏斌说,此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行动并不让人意外,对于中国决策高层来说,通胀仍是中国宏观经济中的最主要风险,而不是经济增速。昨日公布的5月份经济主要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他也估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约可冻结中国银行系统中的3840亿元人民币资金。
对于市场来说,再提存准无疑会让本就紧俏的资金面“雪上加霜”。“简直是末日啊……前两天没加准备金的时候,很多银行都已经借不来钱了,我觉得市场有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下周一就缴款,没几天了,”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称。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说,昨日准备率上调有点意外,央行应该加息的。本次准备金率上调之后,央行可能还会加息,今年底之前可能会加两次息,到3.7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分析员王军说:“此前央行都是选择假日宣布上调存准或加息,这次却选择在数据公布后,显然也是想给市场一个意外,但这一做法仍属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