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丽燕
新春佳节来了,又到了倍思亲的时候。与如潮水般涌出的思念之情一起浮上心头的还有对自己不孝的深深自责。
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而我却在父母在的时候,远游了十余年,加上在外地上学的日子,二十多年的岁月都是在外漂泊。
年轻的时候,从没想过要一辈子留在家乡,守在父母身边。所以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早早地想好一定要远走高飞,飞到父母的管理所不及的地方。那时心很野,不仅想得到不受限制的自由,还对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但是一旦离开了父母,有父母在的好处便一下子涌现了出来。那些曾让我感到不耐烦的琐碎、絮叨在别离的思念中变成了无尽的体贴与关怀。还记得上大学后第一次收到家信时的情景。当读到开头的一句“小燕子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时,不禁潸然泪下。
我上大学的时候,教育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产业化,除吃饭、穿衣的日常消费,学费、住宿都不要钱。但不懂得节俭的我却每每将相当于母亲月工资的生活费透支。透了支,就只有再向家里伸手。当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从没想过父母持家的艰难。
四年的外地生活让我对家有了留恋,更主要的是走了一圈之后,觉得从小待惯了的首都,无论文化氛围,还是生活环境都最适合我。于是毕业后回北京就了职,也回到了父母身边。
工作了一段之后,又被当时洋插队的风潮怂恿得蠢蠢欲动,一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最后虽然自己没能成功“托”出,但借老公的光,来到了东瀛。
渡来日本,转眼就是十几年。但自己呆在日本,却不忘给家里找麻烦。那年刚上大学院,却阴差阳错地怀了孕。当决定生的时候,也同时决定将孩子放回国内,让家人帮忙照看。这个决定并非征得了父母同意之后作出的,而是我自己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一定会同意,并毅然地将这个决定塞给了他们。
孩子出生后,我回到日本继续做我自己的事,而照顾婴幼儿的艰巨任务就推给了父母和妹妹们。我虽然牵挂,却不曾担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家人会将那孩子捧著、含著,为她摘星星、摘月亮。这几天,翻出女儿小时的录像带看。看到孩子在姥姥姥爷二姨小姨浓浓爱的包裹中,无忧无虑、活泼快乐的样子,便再一次涌出了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与感激。真想马上飞到他们身边。
虽然这些年我几乎每年都回去看看父母家人,也想通过自己在异乡的奋斗改善一下父母的生活。但我却越来越感到自己力量的微薄。刚来日本的时候,自己的生活还不够安定,也不能给与父母什么。但当自己安居乐业了,却发现自己可以尽到的所能却仅仅是杯水车薪了。
那是2009年底在回国时候的事。12月31号,当地球人都处在辞旧迎新的欢乐中时,我家的厕所却洪水泛滥。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和我那70旬老母却在奋力地掏著厕所。我们不在时,老人家们保持著多年前的生活习惯,倒也没觉得这栋80年代建的预制板楼有什么异样、不便。但我们一回家,便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酷使那些设计极不合理,且极度老化的设备。可是人家根本禁不起21世纪生活方式的摧残,终于在新年到来的时候出了问题。我和母亲掏了大半夜,但以我们的薄力却难以疏通,最后还是挨到了新年第一天叫来了专业人员才将问题解决。那一晚,我翻来覆去地盘算、思忖,最后的结论是:即使我生活在普通人的工资水平高于国内近十倍的日本,也买不起如今涨到天价的北京的房子。我无奈、悲哀,为不能给与年迈的父母更好的生活。
去年年底,家里来信说,准备将家里好好地装修一下。一是为父母生活得舒适,二是为让我回去时不感到不便。当然出力跑腿的主力是两个妹妹,而我又是等著享受现成的。春节前,装修工程完工,父母顺利搬进装饰一新的旧家,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这么多年,我没有给家人什么,却从家人那里得到了无数的精神慰藉与物质援助。因为有了这样的家,才让我无论漂泊到何时何地,都感到有一个归宿;因为有了给与我无限爱的家人,才让我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有一份牵挂。新春佳节又去了,但对家的思念却永远留在心头……祝愿我爱的家人幸福、安康!
新春佳节来了,又到了倍思亲的时候。与如潮水般涌出的思念之情一起浮上心头的还有对自己不孝的深深自责。
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而我却在父母在的时候,远游了十余年,加上在外地上学的日子,二十多年的岁月都是在外漂泊。
年轻的时候,从没想过要一辈子留在家乡,守在父母身边。所以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早早地想好一定要远走高飞,飞到父母的管理所不及的地方。那时心很野,不仅想得到不受限制的自由,还对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但是一旦离开了父母,有父母在的好处便一下子涌现了出来。那些曾让我感到不耐烦的琐碎、絮叨在别离的思念中变成了无尽的体贴与关怀。还记得上大学后第一次收到家信时的情景。当读到开头的一句“小燕子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时,不禁潸然泪下。
我上大学的时候,教育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产业化,除吃饭、穿衣的日常消费,学费、住宿都不要钱。但不懂得节俭的我却每每将相当于母亲月工资的生活费透支。透了支,就只有再向家里伸手。当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从没想过父母持家的艰难。
四年的外地生活让我对家有了留恋,更主要的是走了一圈之后,觉得从小待惯了的首都,无论文化氛围,还是生活环境都最适合我。于是毕业后回北京就了职,也回到了父母身边。
工作了一段之后,又被当时洋插队的风潮怂恿得蠢蠢欲动,一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最后虽然自己没能成功“托”出,但借老公的光,来到了东瀛。
渡来日本,转眼就是十几年。但自己呆在日本,却不忘给家里找麻烦。那年刚上大学院,却阴差阳错地怀了孕。当决定生的时候,也同时决定将孩子放回国内,让家人帮忙照看。这个决定并非征得了父母同意之后作出的,而是我自己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一定会同意,并毅然地将这个决定塞给了他们。
孩子出生后,我回到日本继续做我自己的事,而照顾婴幼儿的艰巨任务就推给了父母和妹妹们。我虽然牵挂,却不曾担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家人会将那孩子捧著、含著,为她摘星星、摘月亮。这几天,翻出女儿小时的录像带看。看到孩子在姥姥姥爷二姨小姨浓浓爱的包裹中,无忧无虑、活泼快乐的样子,便再一次涌出了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与感激。真想马上飞到他们身边。
虽然这些年我几乎每年都回去看看父母家人,也想通过自己在异乡的奋斗改善一下父母的生活。但我却越来越感到自己力量的微薄。刚来日本的时候,自己的生活还不够安定,也不能给与父母什么。但当自己安居乐业了,却发现自己可以尽到的所能却仅仅是杯水车薪了。
那是2009年底在回国时候的事。12月31号,当地球人都处在辞旧迎新的欢乐中时,我家的厕所却洪水泛滥。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和我那70旬老母却在奋力地掏著厕所。我们不在时,老人家们保持著多年前的生活习惯,倒也没觉得这栋80年代建的预制板楼有什么异样、不便。但我们一回家,便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酷使那些设计极不合理,且极度老化的设备。可是人家根本禁不起21世纪生活方式的摧残,终于在新年到来的时候出了问题。我和母亲掏了大半夜,但以我们的薄力却难以疏通,最后还是挨到了新年第一天叫来了专业人员才将问题解决。那一晚,我翻来覆去地盘算、思忖,最后的结论是:即使我生活在普通人的工资水平高于国内近十倍的日本,也买不起如今涨到天价的北京的房子。我无奈、悲哀,为不能给与年迈的父母更好的生活。
去年年底,家里来信说,准备将家里好好地装修一下。一是为父母生活得舒适,二是为让我回去时不感到不便。当然出力跑腿的主力是两个妹妹,而我又是等著享受现成的。春节前,装修工程完工,父母顺利搬进装饰一新的旧家,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这么多年,我没有给家人什么,却从家人那里得到了无数的精神慰藉与物质援助。因为有了这样的家,才让我无论漂泊到何时何地,都感到有一个归宿;因为有了给与我无限爱的家人,才让我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有一份牵挂。新春佳节又去了,但对家的思念却永远留在心头……祝愿我爱的家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