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石 采访 整理
月18日,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华人主任研究员里查德.辜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发表了题为“日本经济现状”的讲演,以下是讲演摘要。
目前,美欧伴随著信用泡沫的崩溃和资产价格的下落而进行“借贷对照表”(Balance sheet、略称B/S)的调整进入了长期化阶段,而日本现在正在面对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信用泡沫崩溃后的整理的“出口问题”。菅直人第2次内阁正在计划财政再建,首先必须促进企业部门的支出,把支撑日本经济的主体从政府部门转向民间部门,现在日本的问题在企业。
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泡沫经济时代,企业欠下的巨额借款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已经偿还完毕。然而在人类史上未曾有过的低利息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在不断储蓄,对于抱有“外伤性借款恐惧征”的日本企业来说,采取提高借款欲望,促进支出的政策是很重要的。但是从1995年到2005年,日银实行了整整10年零利息政策,但是日本的企业却在还债,借钱的人大量减少,经济规模就会缩小。
如果企业借款,使家计部门的储蓄得到活用,会使景气好转,税收增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单年度就消除44兆日元的财政赤字,这是因为资金如果不被收藏,国内总产值就不会下落,也可以增税。但现在却离这种境界尚远。
根据财政省统计,国债、借款、政府短期证券加在一起在去年9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高达908兆8617亿日元,从去年3月末开始增加了25兆9382元。政府债务是GDP的约1.9倍,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最坏的处境。而且2011年度的国债发行额为169兆6000亿日元,连续3年创史上最高;其中卖给企业、机关的市场消化额为144兆9000亿日元,连续两年史上最高。
尽管如此,作为长期利息指标的10年国债利息在1990年8月为8.685,而到2003年6月下降到0.43%。以世界金融危机以后的日元汇率上升和股票价格下跌为背景,去年10月为0.82%,降到了7年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准。
历代自民党内阁在景气不好的时候就进行公共事业投资,即使税收减少也要支出,这是很聪敏的使用金钱的方法。在大恐慌时代的美国,在1929年到1933年,失去了GDP的46%,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都在还债,而没有人借款。在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的日本,日本全国的不动产价格都下降了80%,仅股票和不动产就失去1500兆日元的国家财富,是日本3年的GDP总和,也是美国大恐慌时代的3倍。但是GDP没有比泡沫经济时代的顶峰期下降,1990年到2005年的财政赤字虽然增加了350兆,但是由于政府支出而维持的GDP累积超过2000兆日元。
美国的“借贷对照表”(Balance sheet、略称B/S)的调整,像是听过去的录音,而这次的危机和以往循环性的危机是完全不同的。日本从中吸取的教训应该是:只要进行扎实的财政出动,即使资产价格下跌,也可以维持GDP的水平;在民间企业努力消除举债经营的时候,政府的财政支出必须长期继续。
欧洲对债务充满了担心,除了希腊,冰岛、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外,欧洲都是民间储蓄的增加和借款返还金额超过财政赤字的增加额。欧洲尽管很有钱,但是只盯著财政健全化。
日本的“借贷对照表”调整有两次失败,也就是1997年桥本内阁和2003年小泉内阁过早推进的财政再建,由此造成的景气恶化带来税收减少,据推算增加了100兆日元以上的财政赤字。
再看现在日本的住宅问题。在日本,土地上面的建筑物过了15年以后资产价值完全没有了,不再是资产财富,而只是耐久财富。由于这种计算方法,现在日本花了那么多钱建造的住房中,已有463兆日元的资产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价销却”,也就是“折旧”。在过去经济成长期,房价不断上升,没被作为问题,而在最近20年,日本经济停滞、房价下跌,但是还在使用这种“现价销却”的方法计算资产,每年就要损失20兆日元的GDP。我曾向历代的首相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日本现在正面临新的课题。过去日本是追赶别人,现在日本是被别人追赶,因此老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比如有人说现在的“宽松教育”不好,学生应该像以前那样,星期六也上学,但是这些老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新的问题,经济上也是如此。
月18日,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华人主任研究员里查德.辜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发表了题为“日本经济现状”的讲演,以下是讲演摘要。
目前,美欧伴随著信用泡沫的崩溃和资产价格的下落而进行“借贷对照表”(Balance sheet、略称B/S)的调整进入了长期化阶段,而日本现在正在面对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信用泡沫崩溃后的整理的“出口问题”。菅直人第2次内阁正在计划财政再建,首先必须促进企业部门的支出,把支撑日本经济的主体从政府部门转向民间部门,现在日本的问题在企业。
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泡沫经济时代,企业欠下的巨额借款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已经偿还完毕。然而在人类史上未曾有过的低利息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在不断储蓄,对于抱有“外伤性借款恐惧征”的日本企业来说,采取提高借款欲望,促进支出的政策是很重要的。但是从1995年到2005年,日银实行了整整10年零利息政策,但是日本的企业却在还债,借钱的人大量减少,经济规模就会缩小。
如果企业借款,使家计部门的储蓄得到活用,会使景气好转,税收增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单年度就消除44兆日元的财政赤字,这是因为资金如果不被收藏,国内总产值就不会下落,也可以增税。但现在却离这种境界尚远。
根据财政省统计,国债、借款、政府短期证券加在一起在去年9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高达908兆8617亿日元,从去年3月末开始增加了25兆9382元。政府债务是GDP的约1.9倍,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最坏的处境。而且2011年度的国债发行额为169兆6000亿日元,连续3年创史上最高;其中卖给企业、机关的市场消化额为144兆9000亿日元,连续两年史上最高。
尽管如此,作为长期利息指标的10年国债利息在1990年8月为8.685,而到2003年6月下降到0.43%。以世界金融危机以后的日元汇率上升和股票价格下跌为背景,去年10月为0.82%,降到了7年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准。
历代自民党内阁在景气不好的时候就进行公共事业投资,即使税收减少也要支出,这是很聪敏的使用金钱的方法。在大恐慌时代的美国,在1929年到1933年,失去了GDP的46%,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都在还债,而没有人借款。在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的日本,日本全国的不动产价格都下降了80%,仅股票和不动产就失去1500兆日元的国家财富,是日本3年的GDP总和,也是美国大恐慌时代的3倍。但是GDP没有比泡沫经济时代的顶峰期下降,1990年到2005年的财政赤字虽然增加了350兆,但是由于政府支出而维持的GDP累积超过2000兆日元。
美国的“借贷对照表”(Balance sheet、略称B/S)的调整,像是听过去的录音,而这次的危机和以往循环性的危机是完全不同的。日本从中吸取的教训应该是:只要进行扎实的财政出动,即使资产价格下跌,也可以维持GDP的水平;在民间企业努力消除举债经营的时候,政府的财政支出必须长期继续。
欧洲对债务充满了担心,除了希腊,冰岛、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外,欧洲都是民间储蓄的增加和借款返还金额超过财政赤字的增加额。欧洲尽管很有钱,但是只盯著财政健全化。
日本的“借贷对照表”调整有两次失败,也就是1997年桥本内阁和2003年小泉内阁过早推进的财政再建,由此造成的景气恶化带来税收减少,据推算增加了100兆日元以上的财政赤字。
再看现在日本的住宅问题。在日本,土地上面的建筑物过了15年以后资产价值完全没有了,不再是资产财富,而只是耐久财富。由于这种计算方法,现在日本花了那么多钱建造的住房中,已有463兆日元的资产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价销却”,也就是“折旧”。在过去经济成长期,房价不断上升,没被作为问题,而在最近20年,日本经济停滞、房价下跌,但是还在使用这种“现价销却”的方法计算资产,每年就要损失20兆日元的GDP。我曾向历代的首相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日本现在正面临新的课题。过去日本是追赶别人,现在日本是被别人追赶,因此老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比如有人说现在的“宽松教育”不好,学生应该像以前那样,星期六也上学,但是这些老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新的问题,经济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