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和林昶的合作课题“中国对日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日关系的最新形势写成的。由于本书篇幅有限,林昶承担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对日外交的论述”部分将另行出版。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我谨以这本小册子献给在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的千千万万英雄的将士和人民;
献给抗战结束后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为了推进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而呕心沥血,甚至献出生命的中日友好人士。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的一些动向似乎正切中了所谓“60年一轮回”的说法,即日本又出现了走向军事大国化的动向,似乎又要找回战前那种“重军事轻经济”的感觉。
辩证法的一个法则叫做“否定之否定”,战后日本的和平发展是对战前军国主义的否定,而当今日本的右倾化、意欲修改和平宪法核心第9条、处心积虑地向军事大国迈进的动向,则可看作是对战后和平发展以及作为其指导思想的“吉田路线”的否定。
当然,“否定之否定”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重复过去,当今日本并没有复活战前的军国主义;日本即使走向军事大国,也不会像战前那样愚蠢地与美英为敌,恰恰相反,当今日本采取了紧紧追随美国的“与强者结盟”策略。日本要向军事大国迈进,除去利用同美国结盟以外,还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中国威胁论”,利用刺激中国国内的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
日本毕竟是一个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的国家。右翼政治家即使要利用所谓“中国威胁论”回归战前路线,也需要争取国民的支持和理解。为此,小泉内阁在其新《防卫计划大纲》或《防卫白皮书》中喋喋不休地反复宣传中国的所谓“威胁”。
然而,到底有多少国民会看那些枯燥无味的政府文件?连右翼政治家都对政府的宣传的作用感到疑问。
于是,自作聪明的人物又琢磨出一条“妙计”,这就是“首相年年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那里面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大多是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的“关东军参谋长”、“南京大屠杀”指挥者之类的人物,其首犯则是臭名昭著的东条英机。
在日本右翼翻历史案的各种活动中,恐怕没有比“首相年年参拜靖国神社”更能激怒中国人的事情了。
通过激怒中国人,惹出一些过激行为,再通过日本的媒体集中地反复地报道和渲染,使广大日本国民亲眼看到那些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活生生的影像,感到中国人都在“反日”,“中国是个可怕的国家”(经济产业大臣中川语),促使日本人对中国的感情发生根本性的转折,日本右翼忍不住要“偷着乐”了。
因为老百姓对中国的感情的变化,将可能直接转化为对敌视中国的鹰派政治人物的支持和选票。比如,在“小泉后”谁最适合当日本首相的民意调查中,那位在访问美国之际都不忘自称“鹰派”的某位自民党政治家居然遥遥领先于其它政治家。
日本人对极可能将日本再次引向歧途的“鹰派”领导人的支持率的上升,反过来又导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反感的升温。双方偏激的民族情绪相互刺激的恶性循环正在将中日关系引向极其困难和危险的境地。
人们,千万要提高警惕啊!
(《中日关系问题报告》,冯昭奎 林昶着,2005年7月20日香港利文出版,香港利源书报社发行)
冯昭奎谈新著《中日关系问题报告》
日期:
05年08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3030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