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高铁出口竞争白热化
日期: 10年12月3期
本报讯(记者 张石)由中国铁道部与国际铁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从12月7日到12月9日在北京举行。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第七届铁路大会是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行的首次大会。近几年,由于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中国一跃成为高速铁路出口大国,并成为亚洲高速铁路鼻祖日本的强劲竞争对手。日本方面指责中国高铁侵犯日本知识技术产权,中国方面给予反驳。几年前还在向中国狂热推销新干线的日本,面面对“高铁速成儿”的中国不知所措。
在这次大会中,世界各国、有关国际组织和全球铁路界的2500多名代表参会,还有26个国家政府铁路主管部门部长、副部长,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部分国际组织负责人,部分国外大企业负责人参会。与大会同时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展览会,吸引了来自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家铁路企业参展,有2万多人参观了展览会。会上,中国、西班牙、土耳其、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欧盟、国际铁路联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介绍了高速铁路发展情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大会上宣布中国高速铁路将走向世界。中国南车制造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刷新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的最高时速,标志著中国高铁技术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1.3万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届时,北京到全国省会城市都将在8小时以内。
中国现在正在向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包括铁道建设在内的铁道施工与技术,向30多个国家出口铁道零部件。
大会期间,中国铁道部与保加利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土耳其共和国的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德国铁路股份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分别签署了铁路合作文件。
目前,美国通用电气拟与中国南车在美合资促进高铁及其它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推广发展;连接中国昆明和缅甸仰光的高速铁路将在两个月内开工;中国与老挝也已签订合作协议,将通过合资方式开通由老挝首都万象至中国北京的高速铁路。
在高铁技术和出口方面,中国已成了日本强大的竞争对手。日本正在计划向美国出口新干线,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正瞄准美国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州的一些项目,以及洛杉矶至拉斯维加斯的一条拟议中的高铁线,后者也还吸引了一份来自中国公司的投标。
日本十分担心在竞争上输给中国,有人认为中国高铁侵犯了日本的技术产权。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日本川崎重工公司领导人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表示,“自己和其他高速列车制造商不认同中国高铁宣称创造了自有技术的说法。”他称“如今中国运行的多数列车几乎与专利输出国的一模一样,只是对车身外部图案和内部装饰进行了细微变动,此外就是改进了推进系统以提高速度。”日本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社长葛西敬之今年5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也抨击中国不断发展的高速铁路行业“窃取”外国技术,并且在安全上大打折扣。
中国方面反驳说:中国作为高铁技术的后发国家,在研发高铁时的确借鉴了一些来自日本、法国、德国等国的技术。但日本等国家有时对我们的宣传仍存在误解。他们总觉得中国的吸收、消化过程就是侵权的过程。实际上,我们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了大量改进,甚至有了根本改进。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如今已申报了近千项高铁专利,实现了核心技术15%以上的独立创新,相关机车和设施的国产化率也达到了85%以上。2010年,中国高铁的设计时速已经达到350公里,这比日本新干线快出了25%。再说,哪有350公里的高铁技术拥有者去剽窃时速250公里的技术?(《中国经济周刊》)
目前,日本各方认为:日本可能在高铁的国际竞争中败给中国,因为中国的高铁出口以国家为后盾,是一种国家行为,而日本多是企业行为,日本政府也应该和企业一体化,与中国的高铁出口竞争。为此,日本政府在12月10日决定,把作为日本政策金融公库国际部门的国际协力银行(JBIC)分离出来,使其独立化,提高政府100%出资的灵活性,促进以国家为带头人的日本核电站和高速铁路等大型出口事业的扩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2997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