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物价节节上涨 团购风在中国方兴未艾
日期: 2010/12/13 12:44
  (长春新华电)中国11月份通胀率达到5.1%,创下2008年7月来最高点。在物价高涨下生活的老百姓,在感叹生活压力日增的同时,也各出奇招来因应。
  据新华社来自长春的报道,如今,团购广告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诱人的折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这股“团购风”在中国城市方兴未艾。

  “现在物价一直涨,工资却不涨,什么东西都贵,就得通过团购省钱啊!”长春市民舒女士说。

  舒女士“团龄”两个月,先后在网上团购过衣服、化妆品、餐饮券、电影票等20余次,因团购而节省大约2000元(人民币,下同)。像舒女士这样采取团购方式节约生活成本的不在少数。

  “团购又省钱又方便,用网银付款后就可以拿着商家发来的短信去享受优惠服务。”长春市民周玉春说。

  团购是把一定数量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团购网就是充当着商家与消费者之间“谈判人”的角色。

  据了解,网络团购最早出现于美国,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进入中国仅大半年时间,而长春百姓则是近几个月才开始接触这种新型电子商务平台。

  长春市一团购网负责人说,该网站自7月底成立以来,已有合作商家202户,注册用户超过2万人,提供餐饮券、美容券、电影券等团购服务。

  “我们网站11月份比10月份的成交量增长4.46倍。我们曾推出某餐馆的自助餐团购券,不到两小时就接到600多份订单,第二天又增加500单,结果一小时内就售完了。”该网站负责人说。

  长春一饭店员工也透露,该饭店大厅之前每天接待客人十几桌,营业额在1万元以内;与团购网站合作后,每天接待客人四五十桌,营业额上升到3万元左右。“每天都有很多顾客拿着团购券来吃饭,看来越来越多的市民把团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饭店一位工作人员说。

  网络团购迅速升温后也开始向实体蔓延。在本月4日至5日举行的广州首届“团购博览会”上,有近6万名消费者入场。汹涌而入的人潮令主办方喜出望外。
  不过,报道强调,随着“团购风”在中国城市兴起,其隐藏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商家欺诈、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信息泄露等,如何加强对团购的监管,亟待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专家也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网络团购时应小心谨慎。

北京以货换货成时尚

  另外,中通社报道,中国通胀水平日渐走高,在收入未见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如何计划开销、节俭用度,成为当下众多北京市民的心事。

  近来,以货换货的“换客”人群在京城悄然增加,原以“低碳减排”为理念的“换客”举动,被更多地注入减少家庭开支的理由而被市民接受。

  周末,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处小区内,由一家“换客”网站与社区办事处联合举行的“换客超市”正在举行。几十位小区住户将他们家中的“多余物资”摆放在社区花园内,同时寻觅合适的交换物品。

  这些“多余物资”包括高压锅、背包、毛绒玩具、购物卡、套装茶具酒具、各式包装礼盒等等。一位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在几天前便已经通知各户举办‘换客超市’的活动,有兴趣的人还是挺多的。”

  一位刘姓青年以一张200元的家乐福消费卡,换到了一双八成新的轮滑鞋,他对中通社记者表示:“我单身在酒店工作,自己不起火做饭,消费卡对我来说用处不大,轮滑鞋是我一直想买的,但新的要500多元,太贵了。换一个二手的,也不错。”

  一位中年女士带来的套装酒具一直找不到“换客”,但她表示:“无所谓,主要是来试试看,酒具是参加会议时发的,一直没用。或许能换个什么实用的东西也省得再买了。”

  据一家“换客”网站统计,从2009年11月到今年11月的一年时间里,有数百次交易成功的记录。近期,因物价上涨,“换客”们的活动也呈增加趋势。“换客”网站每日点击率达到数万次。

  据了解,目前“换客”们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0至40岁之间,90%以上都有固定工作,主要是白领、大学生和家庭主妇。其中,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换客”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在“换客”行为中,同城交换的占40%左右。
  “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换给需要的人,再换来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种方式不仅仅是省钱,对社会资源也是一种节约呀,很符合当前低碳的消费理念。”一位多次换物成功的网民如是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2980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