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京)燕 焰
这里想说的母亲是丈夫的母亲,我的婆母。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的婆母都堪称女人的标杆,因为她有很多过人之处让后人难于超越。
婆母年轻时绝顶漂亮,那整整一抽屉的青春倩照让人看得心里直发狠。如果一个人年轻时的漂亮还能说是天生丽质的话,耄耋之年能被喻为东方第一老太太,只能承认是日臻磨砺修成的了。婆母气派雍容,就说那满头的银发你什么时候见都一丝不乱。早就想找个机会向她讨教打理头发的诀窍,省得失传了也是一种损失。十年前请公公婆母来东京小住。日本的住房小,他们不能像在家那样分室而寝,婆母甚至在睡觉时都用发夹将头发归顺在一起的。如此唯美,至少我做不到。
婆母5年里连续生下四个儿女,肩挨著肩地养大。身为资本家少公子的公公是个甩手掌柜。六口人之家的杂事少得了?全凭婆母一人挑大梁。因此婆母在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关键是这份绝对并没有随著日后儿女们的长大和出息而有丝毫衰减,这就不得不让人折服。今年在小儿子60岁生日会上,婆母说了这样一番话:“这辈子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把四个孩子没磕著没碰著地养大,并看著你们都迎来花甲”。寥寥数语,道尽了天底下为人之母的肺腑之音。
婆母童年多难,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竟能从一介童养媳走到艺术殿堂的顶峰,令人仰止。有趣的是婆母当年六十六岁高龄成为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双奖获得者的消息,还是公公早起趟在床上收听海湾战争新闻时,无意从收音机中获悉的。
婆母思想前卫。如今老人住进养老院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在十年前的中国绝对时尚。公公去世后,婆母一人住进了天津的养老院。记得当时向人谈起婆母的去处时,谁听了都是睁大了双眼,满脸的迷惑。想来是婆母一生要强,老了也不愿成为儿女的累赘,所以选择了独处。
去年,婆母将个人私物都捐献给中国电影博物馆。包括结婚证,脚本笔记和奖杯奖状等资料。整理物品时还翻出来婆母当年用废报纸剪成的各式各样衣领小样以及为女儿做第一双小鞋时用过的鞋样。婆母让扔掉,小保姆看了不忍,说这是也一个家庭史的生动见证呀。
婆母挑理,不给人留面子。曾经某大导演在一次聚会上向婆母打听公公的情况问:“周楚怎么样了?”,婆母显然不高兴对方直乎其名,一句话砸过去:“周楚也是你叫的?!”。也是呀,别忘了当初你是在周楚手下从场记做起的,现在却被媒体忽悠得找不著北了。
婆母较真,往往让人汗颜。中国人民好礼尚往来,一件礼物你送我,我送他,可以转好多道手。可这种顺手人情在婆母那里是领不了好的。人家说了送东西不在贵也不在好,就看你上心不上心。她这样说也这样做。比如,老太太为了给一颗珍珠配条适中的项链送我做生日礼物,甚至请人代步前后跑几次买来四条项链最后才配成。这样的礼物,掂在手上有份量。
婆母有个规定,每年的春节中秋全家都要聚会北京。唯独我算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今年暑假回国,就是这样一位卓尔不群的婆母,在临别拥抱的那一瞬间,老人将脸贴了过来,呜咽道:“多回来。妈妈老了,都87岁了”。
这就是我的婆母,林默予。
这里想说的母亲是丈夫的母亲,我的婆母。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的婆母都堪称女人的标杆,因为她有很多过人之处让后人难于超越。
婆母年轻时绝顶漂亮,那整整一抽屉的青春倩照让人看得心里直发狠。如果一个人年轻时的漂亮还能说是天生丽质的话,耄耋之年能被喻为东方第一老太太,只能承认是日臻磨砺修成的了。婆母气派雍容,就说那满头的银发你什么时候见都一丝不乱。早就想找个机会向她讨教打理头发的诀窍,省得失传了也是一种损失。十年前请公公婆母来东京小住。日本的住房小,他们不能像在家那样分室而寝,婆母甚至在睡觉时都用发夹将头发归顺在一起的。如此唯美,至少我做不到。
婆母5年里连续生下四个儿女,肩挨著肩地养大。身为资本家少公子的公公是个甩手掌柜。六口人之家的杂事少得了?全凭婆母一人挑大梁。因此婆母在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关键是这份绝对并没有随著日后儿女们的长大和出息而有丝毫衰减,这就不得不让人折服。今年在小儿子60岁生日会上,婆母说了这样一番话:“这辈子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把四个孩子没磕著没碰著地养大,并看著你们都迎来花甲”。寥寥数语,道尽了天底下为人之母的肺腑之音。
婆母童年多难,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竟能从一介童养媳走到艺术殿堂的顶峰,令人仰止。有趣的是婆母当年六十六岁高龄成为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双奖获得者的消息,还是公公早起趟在床上收听海湾战争新闻时,无意从收音机中获悉的。
婆母思想前卫。如今老人住进养老院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在十年前的中国绝对时尚。公公去世后,婆母一人住进了天津的养老院。记得当时向人谈起婆母的去处时,谁听了都是睁大了双眼,满脸的迷惑。想来是婆母一生要强,老了也不愿成为儿女的累赘,所以选择了独处。
去年,婆母将个人私物都捐献给中国电影博物馆。包括结婚证,脚本笔记和奖杯奖状等资料。整理物品时还翻出来婆母当年用废报纸剪成的各式各样衣领小样以及为女儿做第一双小鞋时用过的鞋样。婆母让扔掉,小保姆看了不忍,说这是也一个家庭史的生动见证呀。
婆母挑理,不给人留面子。曾经某大导演在一次聚会上向婆母打听公公的情况问:“周楚怎么样了?”,婆母显然不高兴对方直乎其名,一句话砸过去:“周楚也是你叫的?!”。也是呀,别忘了当初你是在周楚手下从场记做起的,现在却被媒体忽悠得找不著北了。
婆母较真,往往让人汗颜。中国人民好礼尚往来,一件礼物你送我,我送他,可以转好多道手。可这种顺手人情在婆母那里是领不了好的。人家说了送东西不在贵也不在好,就看你上心不上心。她这样说也这样做。比如,老太太为了给一颗珍珠配条适中的项链送我做生日礼物,甚至请人代步前后跑几次买来四条项链最后才配成。这样的礼物,掂在手上有份量。
婆母有个规定,每年的春节中秋全家都要聚会北京。唯独我算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今年暑假回国,就是这样一位卓尔不群的婆母,在临别拥抱的那一瞬间,老人将脸贴了过来,呜咽道:“多回来。妈妈老了,都87岁了”。
这就是我的婆母,林默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