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盈
日本NPO法人“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6月18日为了筹集活动资金,在活动基地“中国残留孤儿之家”开始卖起了“残留孤儿”亲手包的饺子,并起名为“饺子工房”。该团体一贯向从中国返回日本“残留孤儿”提供生活援助。
“残留孤儿”们吆喝著“欢迎您”来招揽顾客。第二代残留孤儿47岁的佐藤丽子站在收银台前面带笑容地说:“因为是第一次,感到有些紧张。不过看到卖得不错,觉得很高兴。”住在附近的70岁家庭主妇说:“水饺(在日本)很少见,如果好吃会再来买。”
残留孤儿回到日本后,由于语言不通,日常生活和就业都很困难。开办了日语、个人电脑、日本舞蹈等培训班的“孤儿之家”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也是无可取代的心灵家园。
不过,该团体却常常苦于运营资金不足。据称,由于培训班的老师们也大多是志愿者,因此残留孤儿们打算“用卖饺子的收入多少交些学费给老师们”。
此次出售的是20个装的“菜肉水饺”,售价为500日元,每月的18日、19日特价450日元。来自崎玉、千叶两县及东京都的40名遗孤轮流亲手制作在中国时常包的水饺。他们用日本产猪肉、卷心菜等包出口感粘香的饺子并速冻起来。
该团体理事长池田澄江说:“我们年纪已大,能做的也只有饺子。因为是用心包的,所以对味道还是颇有自信的。”
“孤儿之家”位于东京都台东区台东4-23-11,电话:03-3835-9357。
日本NPO法人“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6月18日为了筹集活动资金,在活动基地“中国残留孤儿之家”开始卖起了“残留孤儿”亲手包的饺子,并起名为“饺子工房”。该团体一贯向从中国返回日本“残留孤儿”提供生活援助。
“残留孤儿”们吆喝著“欢迎您”来招揽顾客。第二代残留孤儿47岁的佐藤丽子站在收银台前面带笑容地说:“因为是第一次,感到有些紧张。不过看到卖得不错,觉得很高兴。”住在附近的70岁家庭主妇说:“水饺(在日本)很少见,如果好吃会再来买。”
残留孤儿回到日本后,由于语言不通,日常生活和就业都很困难。开办了日语、个人电脑、日本舞蹈等培训班的“孤儿之家”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也是无可取代的心灵家园。
不过,该团体却常常苦于运营资金不足。据称,由于培训班的老师们也大多是志愿者,因此残留孤儿们打算“用卖饺子的收入多少交些学费给老师们”。
此次出售的是20个装的“菜肉水饺”,售价为500日元,每月的18日、19日特价450日元。来自崎玉、千叶两县及东京都的40名遗孤轮流亲手制作在中国时常包的水饺。他们用日本产猪肉、卷心菜等包出口感粘香的饺子并速冻起来。
该团体理事长池田澄江说:“我们年纪已大,能做的也只有饺子。因为是用心包的,所以对味道还是颇有自信的。”
“孤儿之家”位于东京都台东区台东4-23-11,电话:03-3835-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