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3日至5月12日,中国内地连续发生六起屠戮儿童的校园血案,已造成逾20人死亡,近百人受伤。
这些惨案依次发生在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和陕西南郑,地域参差,行凶者动机各异,除已知广西合浦袭童者为精神病患外,其余初步推断为成年人蓄意报复社会。
类似被称作“拷贝事件”的连环凶案在过去也时有发生,不过一般攻击行为主要针对熟人,也有对象为无辜成年人的,专门攻击孩童却是非常罕见和残忍。2004年4月至10月,中国曾出现过这种极端暴力事件,当年至少连续发生7起校园凶案,共造成100多名未成年人死伤。六年后连环校园凶案重现,不仅烈度更甚从前,事件的社会背景也更为复杂。
一些中国社会学者把近期的血腥事件描述为“准恐怖主义”或“个人恐怖主义”,并归结出几大特点:首先,攻击和杀戮对象都是无辜者,且是自卫能力差的弱者;其次,这类攻击行为的目的是对社会造成尽可能大的冲击和震撼,导致大众的恐惧心理;第三,攻击者都不是随机行凶,而是经过计划安排,且犯罪后多未指望逃脱,一些凶犯选择行凶后即自尽。
一系列校园血案在中国社会引起巨大震恸,政府亦把校园安全提升至国家高度。在首起有8名学童遇害的福建南平血案后,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高层多次做出指示,要求各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校园安全。在最近一起造成9死10余伤的陕西南郑幼儿园血案后,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誓言将“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孩子下手”。
时下,中国各地皆在著手加强校园安全防卫措施,例如北京为中小学校增派2000名专职安保人员,湖南长沙为该市学校、幼儿园统一安装区域报警系统等,以期亡羊补牢。
校园安全防范有疏固然是凶暴得逞的原因之一,不过单凭校园防范一道关口,仍难根除暴力源头。
有评论人士指出,弱者攻击弱者,显示了中国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贫富严重分化、权力过度集中导致了许多不幸的后果。中国未来要防范暴力事件的发生,必须逐步清除滋生暴力者仇恨社会心理的土壤。
这种社会土壤包括那些被中国出色的经济成绩单掩盖的各种尖锐矛盾,诸如拆迁、征地、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一些地方官员滥用权力,而信访等民情反馈渠道又常不通畅,为日后埋下了暴力的因子。但是,无论有何种理由,向无辜弱者施暴的行为都是不能被姑息和同情的。
对于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国高层已经做出正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月13日向香港媒体谈及内地近期校园血案时坦承,“社会矛盾的深化和存在不公平问题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源。”他强调了加强基层调解的重要性,并承诺说“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不仅会给孩子们,而且应该给每一个人,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杀童是极为罕见的暴行,但尚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连续血案的关联性。在山东潍坊一案中,据称施暴者并未听说过其它血案。不过对类似凶案,大众传播的报道应如何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和避免对犯罪的“示范效应”之间平衡,也是中国媒体正在反思的新闻伦理命题。
这些惨案依次发生在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和陕西南郑,地域参差,行凶者动机各异,除已知广西合浦袭童者为精神病患外,其余初步推断为成年人蓄意报复社会。
类似被称作“拷贝事件”的连环凶案在过去也时有发生,不过一般攻击行为主要针对熟人,也有对象为无辜成年人的,专门攻击孩童却是非常罕见和残忍。2004年4月至10月,中国曾出现过这种极端暴力事件,当年至少连续发生7起校园凶案,共造成100多名未成年人死伤。六年后连环校园凶案重现,不仅烈度更甚从前,事件的社会背景也更为复杂。
一些中国社会学者把近期的血腥事件描述为“准恐怖主义”或“个人恐怖主义”,并归结出几大特点:首先,攻击和杀戮对象都是无辜者,且是自卫能力差的弱者;其次,这类攻击行为的目的是对社会造成尽可能大的冲击和震撼,导致大众的恐惧心理;第三,攻击者都不是随机行凶,而是经过计划安排,且犯罪后多未指望逃脱,一些凶犯选择行凶后即自尽。
一系列校园血案在中国社会引起巨大震恸,政府亦把校园安全提升至国家高度。在首起有8名学童遇害的福建南平血案后,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高层多次做出指示,要求各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校园安全。在最近一起造成9死10余伤的陕西南郑幼儿园血案后,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誓言将“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孩子下手”。
时下,中国各地皆在著手加强校园安全防卫措施,例如北京为中小学校增派2000名专职安保人员,湖南长沙为该市学校、幼儿园统一安装区域报警系统等,以期亡羊补牢。
校园安全防范有疏固然是凶暴得逞的原因之一,不过单凭校园防范一道关口,仍难根除暴力源头。
有评论人士指出,弱者攻击弱者,显示了中国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贫富严重分化、权力过度集中导致了许多不幸的后果。中国未来要防范暴力事件的发生,必须逐步清除滋生暴力者仇恨社会心理的土壤。
这种社会土壤包括那些被中国出色的经济成绩单掩盖的各种尖锐矛盾,诸如拆迁、征地、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一些地方官员滥用权力,而信访等民情反馈渠道又常不通畅,为日后埋下了暴力的因子。但是,无论有何种理由,向无辜弱者施暴的行为都是不能被姑息和同情的。
对于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国高层已经做出正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月13日向香港媒体谈及内地近期校园血案时坦承,“社会矛盾的深化和存在不公平问题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源。”他强调了加强基层调解的重要性,并承诺说“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不仅会给孩子们,而且应该给每一个人,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杀童是极为罕见的暴行,但尚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连续血案的关联性。在山东潍坊一案中,据称施暴者并未听说过其它血案。不过对类似凶案,大众传播的报道应如何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和避免对犯罪的“示范效应”之间平衡,也是中国媒体正在反思的新闻伦理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