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华人离国会议事堂还有多远?
日期: 10年02月2期
■ 刘柠(北京)

下篇
相比之下,新华侨一代要“外向”得多。这代人在日本受过良好的教育,高学历,又肯吃苦,从职业选择上早已跳出老一代的窠臼,全面进军IT、金融、学术研究等新锐领域,在大企业和名牌大学崭露头角,英姿勃发地活跃于国际舞台,可以说老一辈华人已难望其项背。而伴随著代际的转换,新华侨中的精英份子开始把视线投向政界实属大势所趋。毕竟,其中不少人的日常工作、研究对象就是政治。而客观上,尽管新华侨中已不乏大学教授、上市公司CEO和芥川奖得主的小说家,但政治,目前还是“真空”地带。日本唯一的华裔国会议员莲舫(女,民主党众院议员),实际是中日混血、在日本长大的日人(其父为台湾人)。何时能像在日朝、韩裔那样,产生华人自己的国会议员?应该说,这既是愿景,也是现实课题。
随著金融危机的扩大,日本经济萧条加速,并有持续化的危险。相形之下,中国经济差强人意的表现,其能量已开始呈现“越境效应”,拉动了两国企业的并购潮。去年下半年,以零售业巨头苏宁电器携手在日华人企业日本观光免税,并购了日本老字号家电连锁商Laox为开端,IT服务业老大神州数码集团,通过业务和资本合作的方式,成为日本IT软件服务企业株式会社SJI的最大股东;年底,又传来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宁波韵升收购未上市的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日兴电机工业株式会社的消息。可以想象,这一波并购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随著中国和在日华人企业在日本经济中的雪球越滚越大,必然要寻求政治上的保护与代言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所谓“单一民族”国家,日本在外国人参政权问题上始终过于保守,其开放程度不仅无法与美欧等国家相比,甚至不如同为东亚地区民主国家的韩国。自民党执政时期,这方面几乎不存在任何空间。1990年,曾发生过围绕大阪的在日韩国人(特别永住者)团体要求大阪市各选举委员会将他们的名字在选举名单上登记问题的诉讼,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结果,高法仍维持了大阪地方法院关于“国民主权”(即参政权源于国民主权,其享有主体限于宪法上拥有日本国籍的国民)的司法解释,驳回了原告的上诉。此判例左右了其后在类似问题上的法律判断和解释。直到去年,状况才有所松动。
民主党,一向被视为外国人参政权的“推进派”,党代表鸠山由纪夫在此问题上态度尤其积极。去年众院大选前夕,他甚至表态说“日本列岛不仅仅是日本人的所有物”,引发了网络右翼们的口水杯葛。但在该问题上如此“向前看”的执政党党魁,入主首相府之后,是否便会对外国人参政大开绿灯呢?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最大的阻力来自舆论。去年11月底,在东京涩谷召开的反对外国人参政权法制化的街头集会上,在日中国人成了众矢之的:“为什么要给那些连自己祖国的命运都无权决定的中国人参政权?”惟恐参政诉求会加剧民族主义的情绪对立,一些从战前开始就定居日本的老华侨二代明显退回守势,转而责备年轻一代太性急,有可能损害华侨、华人在日本的侨居环境。
华人参政权问题,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吃紧的课题,但随著中资对日投资比重的增加和新一代在日华人在东洋社会的日益主流化,该课题既已被提上日程,肯定不会渐行渐远或中途退场。无论有无成果或成果的大小,对问题的检讨本身,哪怕是务虚性的,也会促进日本国民的开放意识,客观上有利于高龄少子化的日本在21世纪长远发展的国家利益。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1884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