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顾富士山
日期: 2010/01/23 10:17
三顾富士山
中文导报原创文 ■ 作者 加美藤子

没来日本之前,虽然知道日本有座富士山,但那时候对富士山印象模糊,知之甚少。记得从杂志上看过一幅板画风格的美术作品,蔚蓝的天空中飘浮著朵朵白云,一座冠雪的圆锥形的褐色火山孤傲地耸立在浮云之上,广邈平缓的山麓静静地展现于眼前。凭著这幅画和贫瘠的想像,给富士山下了个错误的定义——没有泰山的文化背景,没有黄山的高大挺拔,没有阳朔奇峰的秀美,没有蓬莱的神秘。

来日本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表现富士山的各种形式,风格及素材的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可以说富士山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五年前参加了旅游公司举办的静冈之旅——骏河湾一日游,旅游的最大看点就是从骏河湾远眺富士。仲春三月的浅间神社,早己桃花盛开,在旅游车沿著骏河湾一侧的公路向久能山移动的路上,乌云密布的天空令人担心目睹富士山愿望似乎要落空,我心里默默祈祷天公作美,能够云开雾散,期待著富士山出现在每个人的视线里!可是一天的旅游接近尾声,在我们期盼和不安中富士山始终不见踪影。为了缓解大家遗憾失落的情绪导游给我们每人发了颜色各异的正方形色纸,教我们叠了一座折纸富士山做纪念,富士山就是这样当我第一次走进她的时候,她却矜持又不露声色地隐藏了她的踪迹,只留给了我默默的渴望,淡淡的遐思,薄雾浮云般飘忽不定的想像。

三年前利用元旦休假,举家驱车去伊豆半岛旅游,南国冬日的清晨略显寒意,初升的朝阳柔和而不耀眼,沐浴在冬日的晨光里的伊豆半岛平静安祥,停泊在码头上的货船染上金黄色,出港的帆船披著霞光渐行渐远,消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当旭日完全升出海平面时,半空中出现了一座神秘奇幻,呈正三角形形体优美的雪山。她浮在半空中端庄圣洁,一尘不染,恍惚之中误以为仙山现世,或看到了难得的海闹蜃楼。朝阳褪去了金黄色,慢慢升到空中,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朵,更觉得这座浮在空中神秘莫测的雪山威而不俗、仪态大方。非凡的气质使人游离在现实和虚幻的边缘,陷入了深深的陶醉和梦幻之中……似乎有一股巨大无形的能量和神奇的吸引力让人在瞬间产生一种自然的亲近、神往和健康的敬畏,在她的面前只感到热血沸腾,心灵被洗礼、更新和净化;在她慈爱的目光里轮回转圜、脱胎换骨,置身于忘我和超凡脱俗的境界,那种感觉不能单纯地用感动和兴奋来形容!难怪日本自古以来就将富士山当成神体山加以敬仰和崇拜,最有名的要数历史悠久,江户时代达到全盛时期的规模最大的山岳信仰会——富士讲。据说富士讲的山岳修行者们,在登拜富士山时,至今仍保持著穿白色修行衣,手持金刚杖,口念“六根清净”的梵语这一独特的登山传统。现在东京及邻县还有60多处保留完好的富士檔,这些人工堆积的山丘是富士山的宿尺,是为了那些没有机会登拜富士山的山岳修行者们巡礼和遥拜之用的,现在作为体现江户文化和宗教的有形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去年八月连休,踏上了探访富士山之旅。来到富士宫市的市营驻车场已是中午时分,本来阳光灿烂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专线巴士往返于五合目之间,源源不断地接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售票处买了往返乘车券(1700日元)排队上车。发车时天空下起了小雨,环山公路被浓雾笼罩,能见度很低,看不清周围的景致,只有车窗前一闪而过的树叶、枝干和穿过枝叶射进车内的缕缕光线既而感既“不识此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乘车40分钟在五合目表富士山登山口(标高2400米)下车,顿觉山中寒气袭人,小雨时下时停,笼罩在云雾中的山峰时隐时现。看上去离山顶似乎只有几步之遥,据说实际攀登起来要5、6个小时!不知什么时候,阳光透过云层折射下来,眼前豁然开朗,气温陡然上升,山体随之变得富有层次,大大小小褐色的火山岩早已失去了灼热,与稀落或群生的高山植物一起,不均匀地分布在平缓的山坡上,无声地向世人展现著300多年来岁月的变迁和富士山的真实风貌。

富士山是一座成层火山,横跨静冈和山梨两县,海拔3776米,为日本最高峰。宝永4年(1707年)的火山爆发中,在中腹形成了现在的宝永山,以后火山活动停止。富士山山体均匀对称,山坡平缓延绵数千里,加之其圣洁高雅的神韵和悬浮于半空中时隐时现的神秘形体及一年四季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象,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日本平安时期的学者、文人——都良香在其汉文“富士山记”中曾对富士山的高大雄伟作过短小精辟的描述:“峰如削成,直耸属天,其高不可测。宏伟气势见在山际,临瞰海中”其神秘的连绵数千里的山麓连峰令行旅之人“历经数日,乃过其下,去之顾望,犹在山下”之感。富士山不仅气势雄伟,形体优美,围绕著富士山的古老传说更增添了其神秘感“富士山记”的后半还记述仙人来此游玩的一节;贞观十七年(875年)地方官吏和当地百姓正在按惯例举行祭祀活动,正午时分“天甚美晴,仰观山峰,有白衣美女二人,双舞山颠上。去颠一尺余,土人共见,一老传云”。无独有偶反映富士山的神山之说的还有最早使用假名的文学作品。《竹取物语》,书中尾描述天子命令大臣将辉姬返回月宫之前留下的长生不老之药拿到骏河国(现静冈县)离天最近的日本最高峰烧掉,从此那座山被成为“不死山”,山上常有烟雾升腾,无穷无尽也称“不尽山”。富士山记中也涉及到山名之说曰“历览史籍所记,未有高于此山者也”故被冠以“不二山”。当然严格的讲,富士山的标高并不是世界之最,但山体之美则独一无二,当之无愧!富士山在史上,曾被称为“不死山”、“不尽山”、“不二山”。据史料记载正式作为文字统一称为“富士山”则是从镰仓幕府时代(1185年-)才开始的,这是为了迎合武士们的嗜好,取其“武士仕途富贵”之意。除了文学作品以外,美术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最著名的要数江户时代(1603年-)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板画作品。其中“富狱三十六景”人尽皆知(计46幅)。我当年曾看到过的《凯风愉睛》是葛饰大师1831年创作的表现富士山雄大神姿的传世之作!

富士山兼宗教、文学、美术、历史、景观及江户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和底蕴令人不可等闲视之,站在富士山麓,其无可言状的包容力和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永远让人为之感怀动容!神秘莫测自然景观和高深的背景和底蕴,感染著虔诚的山岳信仰者们一生默默地遥拜;孤高矜持,博大雄伟令文人墨客将永远推敲琢磨其文学和艺术内涵。圣洁端庄而变幻莫测的浮云将是哲人们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其伟大中的平凡、平凡中伟大的原点。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不经意地走近她时,也会赞美、欣赏、隐醉于她的气质、被其无法抗拒的神秘力量所吸引,我敬仰富士山,她也是我心中可以寄托的山。 (完)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11812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